白酒策划:鲁酒的复兴与徽酒的提升
作者:孟跃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 发布时间:2011-10-16 9:12:35
省外市场抓重点,省内市场重点抓”足以体现皖酒的营销策略,在省外主抓广东,渗透广西,拓展海南,同时成立事业部打造天津、武汉、上海等重点战略要地,在默默中做得有声有色。这种战略布局有效地规避了省内其他五朵金花的挤压和比拼,依靠外省的汇量增长最大限度弥补省内不足,也有助于皖酒稳定省内重点市场的地位。
而古贝春的“第三次创业”选择了多元化战略,同时也选择白酒扩产建设。可惜时代不同了,白酒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愈加残酷,资源不能聚焦,当然政治因素除外,这种“重产能轻市场”的选择显然不太适合当前的产业竞争环境。何况,古贝春毕竟只是一个区域型白酒品牌,无论是从市场布局还是经营策略都很难于皖酒相提并论。
古贝春应该立足品牌建设,快速整理当前因“大量贴牌买断”导致“产品线紊乱”的局面,快速开发和打造厂家主导通卖产品出来,集中资源做好品牌规划、主导产品培育、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等工作,否则未来的难题会愈来愈多,愈来愈大。
宣酒对花冠:区域性扩张
应该说,花冠酒的起死回生和宣酒的突然加速,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其领导者的胆识和魄力。
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经营不善花冠酒厂造成负债7367万元,负债率高达244%,工人们已7个月没领到工资,机器停转,生产瘫痪,酒厂濒临倒闭。
刘法来上任后,首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生产,据说,他曾千方百计融资、告借,费尽周折筹集80万元生产资金,发动全厂职工每人交酿酒小麦50公斤作原料,才让各车间的机器重新运转起来。
1998年10月,停产7个月的花冠酒厂又飘出了醉人的酒香。人心稳定后,刘法来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机制问题,在山东菏泽市经委等单位组成的工作组的协助下,刘法来开始依据《公司法》对酒厂实施改制。1999年3月,他成功地将酒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山东花冠酒业有限公司。
相对来说,安徽的宣酒成功改制则晚了很多,尽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李白和纪叟谈诗论酒的年代,但企业发展的困境不会因为历史的久远而自觉绕过。之所以说是成功改制较晚,是因为在1997年,宣酒曾进行了一次不彻底的改制:
在当时的宣州市经委的推动下,企业职工每人入股3000元,领导根据职位5000到一万元不等,结果形成了人人持股的局面,加上职工身份没有解决,改制没有成功,企业状况一如从前。
直到2004年,时为“宣城市酒业有限公司”的酒厂彻底改制,在以李健为首的新
而古贝春的“第三次创业”选择了多元化战略,同时也选择白酒扩产建设。可惜时代不同了,白酒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愈加残酷,资源不能聚焦,当然政治因素除外,这种“重产能轻市场”的选择显然不太适合当前的产业竞争环境。何况,古贝春毕竟只是一个区域型白酒品牌,无论是从市场布局还是经营策略都很难于皖酒相提并论。
古贝春应该立足品牌建设,快速整理当前因“大量贴牌买断”导致“产品线紊乱”的局面,快速开发和打造厂家主导通卖产品出来,集中资源做好品牌规划、主导产品培育、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等工作,否则未来的难题会愈来愈多,愈来愈大。
宣酒对花冠:区域性扩张
应该说,花冠酒的起死回生和宣酒的突然加速,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其领导者的胆识和魄力。
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经营不善花冠酒厂造成负债7367万元,负债率高达244%,工人们已7个月没领到工资,机器停转,生产瘫痪,酒厂濒临倒闭。
刘法来上任后,首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生产,据说,他曾千方百计融资、告借,费尽周折筹集80万元生产资金,发动全厂职工每人交酿酒小麦50公斤作原料,才让各车间的机器重新运转起来。
1998年10月,停产7个月的花冠酒厂又飘出了醉人的酒香。人心稳定后,刘法来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机制问题,在山东菏泽市经委等单位组成的工作组的协助下,刘法来开始依据《公司法》对酒厂实施改制。1999年3月,他成功地将酒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山东花冠酒业有限公司。
相对来说,安徽的宣酒成功改制则晚了很多,尽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李白和纪叟谈诗论酒的年代,但企业发展的困境不会因为历史的久远而自觉绕过。之所以说是成功改制较晚,是因为在1997年,宣酒曾进行了一次不彻底的改制:
在当时的宣州市经委的推动下,企业职工每人入股3000元,领导根据职位5000到一万元不等,结果形成了人人持股的局面,加上职工身份没有解决,改制没有成功,企业状况一如从前。
直到2004年,时为“宣城市酒业有限公司”的酒厂彻底改制,在以李健为首的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招商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