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同分考入南理工
兄弟两个在高三时是在校外租房子住的,妈妈陪读。“在校外不会受到宿舍同学的影响,而且妈妈在身边生活很方便,”陈海兵说。两个人在学校上自习学到九十点钟就会回家,但是即使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少讨论问题,都是独自做自己的事情。两个人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做笔记方面两个人就区别很大:弟弟陈海军会花多一些时间在笔记的整理上面,所以笔记会比较清晰,而哥哥做笔记只要自己看懂就行了。而对于共同的弱科语文,两人选择的应对方式也不一样:弟弟在早晨选择朗读名家文章或者好的散文,在朗读中丰富语感和词汇;而哥哥则花时间在基础知识上面,错别字、病句……每天都做一些不同类型的题目,以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听说大学女生少,兄弟俩乐了
提到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同为90后的兄弟俩说话的语气立马充满了兴奋,“听说学校很大很漂亮,是吗?”“社团很多吧?我听说南理工社团招新有‘百团大战’呢。”当记者告诉他们南理工女生很少时,兄弟俩扑哧一下就乐了,而得知开学的时候学校要举行英语和数学考试的时候,他们立刻沉默了。对大学这个未知的领域他们充满期待。弟弟说,高中读的课外书不多,大学后要多泡在图书馆里面充电。而哥哥也为未来做好了打算,进大学之后好好学习,以后要读研究生,再找一份好工作,他同时强调说,要交到好的朋友,让自己变得更加外向一点。“打篮球应该会交到朋友的,我还要自己主动一些才行。”哥哥陈海兵几次重复地说。
拉二胡“拉”进同一所高校
18年前,射阳的吴欣蓉和吴欣桦两姐妹呱呱坠地,被医生先抱出来的吴欣蓉成了姐姐。今年高考,姐妹俩同时以二胡艺术特长生身份双双考入南理工,姐姐吴欣蓉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妹妹吴欣桦被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录取。
作文不约而同写一个题材
双胞胎之间会心有灵犀。姐姐欣蓉对这点不假思索,肯定地说:“嗯,我们觉得有的,有很多此类的事情。”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文,两人总是不约而同地会写同一题材,让人觉得巧合。
姐妹俩的成绩分阶段来看,有时姐姐欣蓉成绩较好,但有时妹妹欣桦会超过姐姐,这次高考,姐姐比妹妹总分高出5分,总体而言,两人的成绩都很相似。不过妹妹欣桦感觉,两个人性格差别还挺大的,“我更内向,姐姐活泼一点。”
小学开始同练二胡,拉同一曲目同过关
吴欣蓉和吴欣桦的爷爷很会拉二胡,也许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这姐妹俩小学就开始练二胡,不过到初中时因为学业放弃了一段时间,到高二才开始“重操旧业”,决定考艺术特长生。和一般的考生不同,这姐妹俩除了文化课的成绩要保证,复习进度不能落下以外,每天中午还要利用午休的时间练习二胡,晚自习过后要回家反复练习,周末还要去老师家学习,接受指导。“那段时间虽然很忙,但很充实,而且,在紧张学习之余拉拉琴,也是一种放松,在训练中突然找到了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其实很快乐。”欣蓉这样告诉记者。在考艺术特长生时,姐妹俩连拉的曲目都是一样的,结果妹妹是“优秀”,姐姐是“合格”,都顺利过关了,被南理工录取。
女孩子渐渐长大了,姐妹俩也期望有些改变,所以欣蓉和欣桦特意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太相似的生活,真有点“没劲”,连妈妈也说:“再这样下去,两个人一辈子也分不开咯。&rd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