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教育资讯 → 招生内容
报业集团在线支付

“阳光学子”终见恩人

作者:李海勇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5/7/3 20:59:16

4年前她雪中送炭 4年后他不忘感恩
“阳光学子”终见恩人

 她是一位参与本报大型公益活动“利群阳光助学行动”5年之久,捐出自己积蓄7万元而不求回报的善良老人;他是一位曾受资助寻恩4年的寒门学子,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在苏州相见——

  “4年啦,我找了4年啦,今天终于见到您啦!”8月17日,2004年本报“利群阳光助学活动”第102位阳光学子王大伟,在苏州终于见到了曾经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自己帮助,使自己顺利走进心仪已久的大学校门,并改变自己一生的郑老师。相见后,这一老一少虽素未谋面却又如此熟悉,82岁的郑老师俨然一位慈祥的奶奶,而王大伟则是一位知恩图报、懂事明理的好孙子,他们的谈话始终让记者不忍插话。

  5000元捐助 改变他人生

  王大伟出生在宿迁一个贫困的家庭,由于父亲2000度的近视加上母亲的精神不太正常,就连家里的几亩薄田,也因地势过于低洼而饱受水灾,这使他从小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2004年夏天,王大伟考上大学后,发愁的父亲四处为其筹借学费,可是家里的困窘众所周知,担心以后要不回账,就连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愿意借钱给他们。当年正是得益于远在苏州的退休老教师郑奶奶向本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办公室,寄来的5000元个人爱心助学款,王大伟幸运地成为了江苏地区第102名阳光学子,顺利走进上海电力学院校门。

  4年来,王大伟不断给本报来信,追问资助他的老人究竟是谁,如何联系。多次表达他想寻找当年资助他的那位老人的强烈愿望:“一个陌生的微笑尚且值得感谢,更何况一位素未相逢帮助我的人!”但终因老人嘱托本报为其保密,王大伟一直无法如愿。

  这次与扬子晚报的“阳光情缘”,被王大伟视做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次转折。他曾不止一次这样说:“是扬子晚报、是利群阳光,是苏州的郑奶奶给了我获得新知的机会,是他们改变了我的命运。”在此之前,从小缺少关爱和温暖的他“一直不相信世上有真正不计回报的好心人”,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心故事,却让王大伟体味到人间真情,更让他学会了感恩。

  我能力有限 但会一生感恩

  王大伟一直未放弃找到好心人的想法,他和本报利群阳光行动组的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联系,并一再表示他要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回报社会。第一学期结束,王大伟说,他一直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每月100元,加上做些兼职,生活还过得去。因为学习刻苦,王大伟获得了学校二等奖学金第一名,奖金625元。这是他上大学后的第一笔奖学金,相对他拮据的生活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他决定全部捐出来,其中315元委托本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组捐给今年的“阳光学子”,余下300多元则捐给了他准备转系离开的尚在起步阶段的英语系。算上今年的400元,这已是他的第四次捐款了。王大伟说,“我虽能力有限,但这多少表达了我的意愿——一生感恩!”

  如今的王大伟即将毕业,并且在中国广州核电集团顺利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正在苏州参加岗前培训的王大伟再次勾起了要在工作前见一眼自己的“恩人”的念头。

  牵挂了4年相见似亲人

  从4年前迈进大学校门,到如今在苏州参加岗前培训,王大伟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郑老师。8月17日下午,得知自己终于能与郑奶奶见面啦,王大伟显得非常激动,当考虑买些什么送给老人时,王大伟的朴实和细心更是让人起敬,考虑到郑奶奶年岁已高,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太方便,他决定将买花的钱改买了两袋大米和两桶食用油。

  下午1点,郑老师早早就在家门口等待记者一行。和去年相比,已经82岁的老人并无变化,精神矍铄且笑意盈盈,进了屋内,老

[1] [2]  下一页

报业集团在线支付

<“阳光学子”终见恩人>-: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招生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