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桂花落

孙 曼
小时候每次读到王维的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都会疑惑地想,“桂花不是秋天才开的吗,诗人会不会写错了?”成人后才明白,也许王维想描述的,是两种相似的意境——人闲了,才会注意到桂花已悄然落下;夜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春山之空。后来看到《植物图鉴》上说,桂花中有的品种是春秋各开一次的,也有可能当年王维看到的是春天的桂花吧。
不过在我们的城市,桂花一般都是在秋天开放的,每年都是那股甜甜的、浓烈的香味,第一个向我们预报秋的到来。东郊风景区是最佳的赏桂去处,那一带树木葱茏,环境幽雅,每到秋日桂花盛开时,犹如天香飘落。我最喜欢的是紫金山麓的“桂林石屋”那一带,尽管那座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国民党主席林森的别墅早已是断壁残垣,但因为林森酷爱桂花,所以别墅四周和道路两侧山坡上都种满了桂花树,漫步在其中,令人好比在香海里沐浴,流连忘返,身心感到格外舒畅。
据说桂花在光线不强、温度不高的时候最香,因此清晨和傍晚是闻香的最好时间段。而且每种桂花都有“香眼期”,即在花朵半开未开,像半眯着眼睛的时候,香气最好闻。花的品种不同,香味的浓烈程度也不同,花色浅的要比花色深的香,银桂的香气比丹桂还要浓。
与其他花卉不同的是,桂花在变成缤纷落英之后,还可以入馔,几乎所有我们江南地区的美味甜品,如糯米藕、糖芋苗、酒酿小元宵、猪油年糕等等,都离不开桂花的画龙点睛。唯有南京的桂花盐水鸭,并不是用桂花腌制的,而是因为每年桂花盛开时的鸭子,色味最佳,故美名为“桂花鸭”。还有一道家常菜“木须肉”,其实这个写法是错误的,真相是,在北方,把用做配菜的炒鸡蛋叫做“木樨”,因为它们嫩黄的颜色,像极了秋天盛开的桂花,而木樨就是桂花的学名,所以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木樨肉”,大概饭店里的厨师怕麻烦,就用“木须”二字代替了,结果原先那个典雅的菜名反而失传了!
植物学家说,桂花在我国的“十大名花”中是最小的,的确,她们直径最大的也就8毫米左右,小的连6毫米都不到,然而这貌似不起眼的小小花朵里,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