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敲诈勒索形成产业链

枪手发帖→帖手转帖→公关公司调停
网络敲诈勒索形成产业链
“网络是个江湖!”这是IT圈子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在这个网络江湖中,有网络管理者代表的政府,有企业网站扮演的客商,有普通网民组成的民众,当然也有靠巧取豪夺发家的“江湖豪客”。记者几经周折采访到了几名长期在网络上靠敲诈勒索为生的“豪客”,他们披露的内容揭开了“网络江湖”的冰山一角。
网络枪手“挑事”月赚3万
张雷(化名)的“早晨”是从黄昏开始的。9月18日晚7点,当记者按约定来到时,他正坐在中关村附近的一家麦当劳里吃着“早餐”。
张雷是一名网络写手,只不过他从来不用自己真实的姓名写文章。
张雷每天下午5点左右从位于中关村附近的家中醒来,简单地洗漱之后赶到家附近的麦当劳吃“早餐”。晚上8点左右他回到家中开始看邮件,那些邮件有很多是各个公关公司发来的,邮件的内容就是让其伪装成不同的身份,撰写文章谩骂或攻击不同的企业或者名人。
一般来说,张雷的文章是以字数算钱,每个字两角钱。如果有了任务,他每晚要写出3000到5000字。
文章发到委派任务的公关公司,编辑后再发到网络上。在文章发布出几天后,就会有相对应的稿酬打到他的账号上。“去年金融危机时,各大楼盘之间都在打口水仗,我当时几乎都是整夜的写,一直写到早上七八点,那个月我赚到3万多,不过平时我每个月也有1万块左右的收入。”张雷说。
他说,自己并不认识那些他骂的企业或个人,每次公关公司找他的时候都会给他提供一些被骂者的基本资料,而他就像作家一样去编造一个个故事,诋毁或谩骂那些与他素未谋面的对象。
公关公司扮演掮客居间调停
在张雷的引见下,记者见到了与其合作很长时间的某公关公司媒介部经理蔡女士。“其实我们是中间人,真正的雇主都是一些网站。”她说。
据蔡女士介绍,很多骂人或攻击别人的“业务”都是一些小型网站委托过来的:“一般来说,网站会先给我 们一些资料,让我们去熟悉一个企业。随后网站会要求我们写一篇长度大约多少字的文章,并且会要求写出多个不同的版本,最后由网站来定稿。”
“网站给我们开的价是每个字五角钱,如果文章确实好,可以加钱,我们给写手两角钱一个字,有时会多给点辛苦费。”蔡女士说,文章通过网站定稿后,公司会找一些帖手去贴,而那些帖手多是一些电脑高手,可以利用技术无限量地贴到各个不同的网站,不过他们在贴之前,这种文章都要由委托的网站先独家发表,而帖手在贴的时候都会标明从哪个网站转载来的。
蔡女士介绍,之所以标注出处,是为了被骂的企业或个人能够顺着线索找到委托的网站进行交涉。而当有被骂的对象找到网站时,网站往往会将其推到公关公司,由公关公司与被骂的对象签订公关协议,删除帖子并刊登一些正面的文章。
“这种公关活动的费用一般在十万到几十万不等,主要还是看对方的经济实力。”蔡女士说。
博群、Q群也成敲诈媒介
9月19日,记者采访了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博客编辑王小姐,她介绍自己所在的这个知名敲诈勒索的勾当。
“我就是管理博客的编辑,我手下管理着几万个博客,我经常会接到网站高层的指示,约请一些博客主人写一些攻击性的文章,并且在网站高层的授意下将这些博文置顶,或是挂到网站的主页上。”王小姐说。
她告诉记者,往往在这些文章发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被攻击企业的广告挂到网站上来,随后就有来自高层的指示让其撤掉这些文章。
而记者还从一些Q群的参与者那里了解到,目前有一些Q群也在从事这种交易,先是组织成员集体发帖子攻击某知名企业,然后再假手公关公司从中收取一些费用,最后平分赃款后撤帖了事。
录音留证便于警方查处
很早就开始关注网络敲诈问题的中国法学会刑法专业委员会的张平说:“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实施网络敲诈,那么必须是行为者自己发表文章、找被害人谈判、收钱分赃,这些行为都要有证据来证实。”
“现在,这些敲诈者为了逃避打击,往往是找枪手来写,然后让别人发帖,找公关公司调停。警方无从掌握证据来立案侦查。”张平说,正是这种被分解的敲诈勒索,使得很多受害者无法以刑事案件来举报敲诈者,最终只能选择民事诉讼,或干脆选择出钱买平安,最终花钱撤下帖子。
张平指出,当企业遇到这种敲诈勒索时,如果能注意搜集证据,那么无论将来是以刑事案件追究还是走民事赔偿程序,都将有所帮助。法晚
链接>>>
网络敲诈步骤
第一步:枪手写文章
一些网站寻找潜在的被敲诈对象,然后搜集资料并交给合作的公关公司,公关公司找枪手,撰写好攻击性文章。
第二步:帖手转帖
专门的帖手负责将文章贴到其他的网站上。
网络帖手除了技术过硬,人脉也很广,和多家门户网站有着密切的关系,贴一篇文章十块钱,要保证想挂就挂,想撤就撤。
第三步:公关公司调停
被诋毁的企业找到网站协商,为了避免被指责为敲诈勒索,网站都会让公关公司出面调停,最终被害企业掏钱了事,网站在和公关公司分赃后撤下文章。网站会从公关费中拿走60%到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