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李娜2:0“娜”不是梦,“娜”真的不是梦!

李娜2:0“娜”不是梦,“娜”真的不是梦!

作者:佚名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1/6/5 6:33:29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2:0娜真的不是梦,是奇迹

 “娜”不是梦,“娜”真的不是梦!

  李娜挺进法网半决赛后,中国体坛沸腾了——不管你平时打、或者不打网球,看、或者不看网球,那个叫李娜的湖北妹子就在那里!在罗兰加洛斯,她代表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次举起了“苏珊·朗格朗杯”。

  李娜挺进半决赛时,本报用的标题是“‘娜’不是梦”。有娱记跟小编开玩笑说,你们好像对李娜夺冠不是很有信心嘛,因为这个标题明显留了余地——李娜如果法网夺不了冠,就可以说“‘娜’只是梦”;再考虑到澳网也是屈居亚军,甚至可以用“‘娜’还是梦”。

  李娜,这虽然是一句笑谈,但李娜仿佛听到了这种质疑。昨晚李娜用完美的表现告诉大家——法网问鼎,“娜”真的不是梦!

  娜得胜

  抢7完胜:娜姐有个“大心脏”

  从第一个晋级法网女单八强的中国球员,到第二次成为亚洲唯一代表,站在大满贯单打决赛场上,29岁的李娜坚定地告诉众人:她,准备好了。

  第一盘李娜6:4轻松取胜。第二盘,29岁的李娜首局便强力破发,但是坚韧的对手、意大利姑娘斯齐亚沃尼拒绝放弃。她早就说过,她和李娜都拥有坚强的意志力,逆转的滋味对她而言并不陌生。而当斯齐亚沃尼将她的削球、上旋球打到极致,李娜的失误开始增多。而当斯齐亚沃尼在第八局时终于反破得手、将比分扳成4:4平,她那沉默已久的助威团又开始齐齐拍手歌唱。

  然而,自言“心理足够强大”的李娜并没有手软,当她继续着又快又狠的强攻,而且面对斯齐亚沃尼的小球战术也毫不示弱时,意大利人有些招架不住了。一次,两次,斯齐亚沃尼开始跟裁判为球是否出界不依不饶地理论,在李娜保发成功,将比赛带入抢七局后,胜利的天平彻底偏向了亚洲“一姐”。7:0,李娜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苏珊·朗格朗杯上!

  怒“骂”老公:加下子油,莫在那里坐着

  在这场激烈的决赛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李娜在第二盘末段最困难的时期埋怨老公姜山太过安静,用武汉话表达了对老公的不满。

  第二盘,当斯齐亚沃尼以6-5领先时,李娜面临着必保不可的一个发球局。这时她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此时,李娜出现了一个失误,她开始不满地大叫起来,嘴巴里面也在嘟囔着什么。熟悉李娜的观众一定会认为,她又开始表达对观众的不满了。毕竟,现场的意大利观众还是有些许不安分的。

  而实际上,李娜发怒不是因为现场太嘈杂,而是因为太安静了。当然,不是因为观众的安静,而是因为她老公姜山的安静。事实上,李娜用武汉话喊了一句:“加下子油,莫在那里坐着。”此时正进行到了比赛的最关键阶段,姜山却在台上表现得十分淡定。以李娜的脾气,表现出不满当然是理所当然的。

  也许是感受到了李娜的不满,姜山在随后的比赛中逐渐表现得激情起来。抢七局中,李娜连连得分,姜山也随着李娜步步迈向胜利的步伐振臂欢呼。最终,李娜不可思议地连得了7分,在抢七中零封了斯齐亚沃尼,为中国乃至亚洲拿下了第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

  虽然在比赛场上经常责怪老公,可李娜在其他场合还是表现出了对老公无尽的爱意。年初的澳网,李娜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不管姜山是胖,是瘦,是丑,是美,她都会永远爱着他。而在昨天赛后接受采访时,李娜也表示,虽然姜山已经不是她的教练了,但他在她的团队中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李娜能够在大满贯取得一冠一亚,姜山功不可没。

  感谢领导:决赛时刻没人来“添乱”

  李娜赢得冠军,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国家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后者一直在前方为李娜加油,但在法网决赛前,这位中国网球的当家人不得不在微博上辟谣。

  原来,为李娜的赞助商服务的一家体育公关公司的总监通过微博表示,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要前往巴黎,观看李娜最后的决赛,并要准备接见李娜,让她参加一些官方活动。

  这条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娜的许多粉丝纷纷在网上跟帖,网友“鹏程——万里”表示,“领导一去,后果很严重。”认为领导过去,会给李娜造成心理压力,如果因此丢了冠军,得不偿失,有些网友甚至希望领导慎行。由于跟帖的网友太多,在巴黎的孙晋芳不得不出面辟谣,她通过前方采访法网记者的微博,表示体育总局的领导不会前来观战。

  娜得心

  爷爷:“我孙女是全中国的骄傲”

  李娜历史性夺得法网冠军后,李娜远在家乡武汉的爷爷李龙立老人非常激动,“孙女夺了冠军,我想向大家发表一个获胜感言。”

  家住武汉硚口的李老今年73岁,以前是武汉宝善街小学的体育老师。“我们家李娜从小打球,当时是我一门心思把她送到了新华路体校的羽毛球班。”李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后来李娜打羽毛球总是用手臂发力,就改打网球了。”李龙立老人说道,“前天1/4决赛李娜战胜阿扎伦卡时勾了个对角,当时解说员说这是小时候羽毛球的功底,我特高兴。”

  李老最近一次见到李娜,是去年春节时,当时李娜和她妈妈还给他老两口送了大红包,“我这个孙女特别孝顺,每年回来都会来看望我们,今年春节她外公去世,所以没能来,但她特意打电话给我们拜年,还送了厚礼。”

  李老最后说道,“李娜这一路走来很辛苦,她是我们李家的骄傲,也是武汉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的骄傲,我希望她能不断取得好成绩。”  

  启蒙教练:流着泪说“不敢相信”

  “太开心了!李娜是我们湖北人、中国人的骄傲!”目睹弟子法网夺冠,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真的,看到李娜捧起奖杯接受全场观众掌声时,她从小学球、练球时的那一幕幕就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划过,我几乎有点不敢相信——从前那个满脸倔强挥舞着球拍的小姑娘就是电视上那个大满贯冠军吗?”

  10多年前,夏溪瑶在羽毛球队发现了李娜,一个喜欢用臂力而不是用腕力打球的小姑娘。“这肯定是打网球的苗子嘛!”夏溪瑶毫不留情地将李娜抢到了网球队。在武汉新华里体校,李娜一练就是六七个寒暑,终于脱颖而出并一步步成为湖北一姐、中国一姐、亚洲一姐。

  “记得年初澳网,我就很期待李娜能夺冠,毕竟那曾经是我们中国网球人的梦想啊!李娜在占优的情况下被经验更为丰富的小克扳回劣势并最终翻盘。不过那时我就说,下一次,李娜肯定能实现这个梦想。果然,不到半年,她就真的拿到了大满贯的冠军。”

  娜得名

  资深记者调侃

  从此姚明刘翔成浮云

  打进法网决赛后,李娜又一次在中国掀起网球热,在对阵斯齐亚沃尼之前,好多球迷都通过微博来为娜姐加油。目前,李娜的粉丝已达到181万,在这些加油助威的人群中,不乏明星大腕。可见,李娜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从此姚明刘翔变浮云,”一位资深网球记者的调侃道出了李娜成为中国体育领军人物的事实。

  在李娜众多的粉丝中,不乏许多明星大腕,昨天的赛前,这些大腕明星就表示要推掉所有应酬,专心坐在电视前为李娜加油。

  刘晓庆把李娜夺冠的成就比肩奥斯卡,她在微博中表示,“本来晚上有重要饭局,可是有李娜网球决赛。我决定推掉一切,专门看她如何称霸世界!如果李娜今晚获胜,其成就超过美国电影奥斯卡!加油,李娜!”除了刘晓庆,名模吕燕也表示会守在电视前为李娜加油。“咆哮帝”马景涛在微博中希望,李娜“咆笑”!另外,像王力宏、黄奕也都给李娜加油。

  除了文艺明星,体育明星也来捧场,鲍春来在微博上说:“下午飞武汉,晚上在李娜的家乡为她加油,气场不一般啊(哈哈)!!!无敌娜姐,拼了!”陈一冰则表示,“现在去训练,快快练完,晚上必定在电视机前全程为李娜加油的!!!同时把我的力量和祝福一起送上!”谢晖认为,李娜才是我们的骄傲!

  “法网女单冠军,这项荣誉足以让姚明刘翔变为浮云,”一位长期跟随李娜的资深网球记者的一句调侃道出了一个事实:李娜正式替代姚明刘翔成为中国体育的新名片。这位资深网球记者认为,李娜的幽默与松弛几乎成了比国家形象宣传片更好的一种国家形象宣传,而且不仅免费还给李娜钱,观众还心甘情愿并心情舒畅地观看。

  “李娜为什么大受欢迎?”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认为,任何一个观众都喜欢看在赛场上极有实力的,同时又幽默、有个性的运动员的表现。李娜在运动场上体现了很高的竞技水准。在运动场外,她的笑容、她的东方魅力、幽默、直率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网球作为一项在欧美十分流行的个人运动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但是中国选手在网球赛场的战绩却相对薄弱,李娜在法网夺冠让全世界再次将目光聚集到了中国体坛,这完全是可以比肩中国女排五连冠辉煌和刘翔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的胜利。

  娜得利

  李娜笑纳千万元冠军奖金

  6个月收入逼近前12年总和

  除了创造亚洲历史外,下周李娜的世界排名将升至第四创造个人新高,这同样是中国网坛新高。法网冠军高达1138万人民币的巨额支票让李娜在2011年前六个月内总奖金额逼近职业生涯前12年总和。

  进入决赛让李娜以5875分的积分稳坐世界排名第五,凭借本次法网冠军2000分的积分,李娜将以6475分的积分超越5920分的阿扎伦卡升至第四!这是李娜世界排名的个人新高,同时也是中国网坛新的标杆,由此李娜还将追平日本老将伊达公子的亚洲最高排名。这个沉甸甸的冠军奖杯让李娜创造多项个人突破、缔造一系列历史纪录。

  法网前李娜凭借147万美元位居WTA赛季奖金排行榜第四位,其中澳网亚军就为她带来110万美元的收入,仅1月份的进账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奖金总额。在击败莎拉波娃跻身决赛之后,李娜已进账60万欧元(87.8万美元/569.3万人民币),确保她以约235万美元超越阿扎伦卡、沃兹尼亚奇和位居榜首的克里斯特尔斯,在下周的赛季奖金榜上位居第一。冠军奖金高达120万欧元(175.6万美元/1138.5万人民币),李娜上半年总奖金额总计达到322.7万美元,而她自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2010年这12年(但是2003年未参赛)的奖金总和才约332.7万美元。

  收入颇丰的李娜同样是一位热衷于公益慈善活动的选手,去年她将马德里站所获得的近50万人民币捐给了青海玉树灾区,10月份她将中网参赛所得的约90万人民币奖金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给了家乡的福利机构,关注那些一生下来就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性格直率的李娜称:“我是国家培养的,所以有责任为国家做点事情。”中国一姐不光是赛场上的英雄,同样是慈善事业的楷模。

  本版撰稿 黄启元 署名稿件除外

  李娜震动中国体育

  罗兰·加洛斯红色土地上见证了历史的诞生——中国姑娘李娜第一次为中国捧起久负盛名的网球四大满贯公开赛的冠军奖杯。

  无论怎样评价李娜这个冠军都不为过。除了创造了历史,这个冠军更是对中国职业体育,对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战略转型有着巨大的冲击作用。这位“剽悍”的武汉姑娘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震动了整个中国体育!

  职业体育是当今世界体育的“核心成员”,“奥运会四年一次,职业联赛年年有”,足球、篮球、网球、高尔夫、赛车等职业赛事在全球拥趸众多,收益丰厚,影响广大。以本次法网为例,NBC、ESPN、法国电视台以及欧洲体育台等向全世界转播,官网预测女单决赛收视率还将创造收视新纪录,而女单冠军的奖金达到了惊人的1100多万人民币。

  与之相比,即使是一些奥运项目,恐怕影响力也无法与这样一个职业网球赛事相比。对于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不能再单纯追求大型赛事的金牌总数,而要着重发展国际影响力大的项目,发达的职业体育正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展中国职业体育,需要思路的转变,李娜的成功正得益于此。尽管网球管理中心从2002年开始“球员职业化”尝试,带球员参加职业巡回赛,但依然保持国家队统一管理的“家长模式”。直到2009年,网管中心转变思路,允许运动员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让四名成绩突出的女球员郑洁、李娜、晏紫和彭帅转变为真正的职业球员。正是这样的转变,帮助本已具备相当实力的李娜走向荣誉。

  除了转变思路,中国职业体育走向繁荣更需要相应制度的支持。中国网球从2002年参与职业化竞争,而国内从1994年的足球开始,篮球、乒乓球、排球陆续走入职业联赛,但联赛在制度化、商业开发等方面依然与国际有相当差距。

  美国报纸曾有文章指出,中国职业体育的最大阻碍在于现有管理体制与职业化不相适应,导致赞助商难于立足、商业运作受困。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体研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一旦某个项目决定走职业化道路,就应该建立相适应的制度、运行规则和管理体制,例如足球联赛采用俱乐部、足球协会以及政府部门各司其职方式发展,同时让中国的职业体育“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 

  新华社记者 马向菲

  影响深远

  李娜,中国新名片

  她,叫李娜。

  从年初进入澳网决赛开始,李娜已经成为中国体育新名片、甚至是中国的新名片,一个开放的、自信的、强大的中国的新名片。

  继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丁俊晖的准度后,李娜代表了中国的力度!鉴于网球在世界上的地位,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地区,李娜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上述中国明星。

  李娜又不仅仅是一张体育名片,她的幽默和松弛以及用英语自如交流其实也代表了中国的形象。李娜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宣传着中国。今年在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为她举办的生日宴会上,李娜感谢完澳大利亚大使接着说:以后去澳大利亚签证,要快快的。一时间全场大笑。这份从容和幽默让世界重新发现她个人、中国网球甚至中国。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李娜的成功模式很难复制,李娜也已达29岁“高龄”。中国网球不能将希望只寄托于李娜一个人身上,中国网球主管部门应当抓住李娜法网夺冠的契机,在人才尤其是职业网球人才培养机制上理清思路、多下工夫。

  李娜在法网决赛前指着埃菲尔铁塔说:希望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我们也可以爬到塔尖,中国人也可以改变一切。

  改变,从现在开始!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李娜2:0“娜”不是梦,“娜”真的不是梦!>-: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