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水上漂”

阿 友
从昆明长水机场飞越连绵群山50分钟后,便降落在腾冲县。出城北12公里,便来到一个叫做双海行政村的盆地,盆地的形成缘于眼前两座叫做大小笼耸山的休眠火山。在大约60万年前,大小笼耸山火山喷发流出的岩浆,堵住了地下水的出水口。汇积成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亚热带火山堰塞湖沼泽湿地。
进入景区走到木栈道的尽头便是游船码头,湿地中间一条幽静小河蜿蜒延伸,乘上一叶扁舟,小船划出一圈圈柔美涟漪,在阳光下波光晶莹闪动。
船老大很友善,古铜色的脸庞刻满沧桑,在“吱呀吱呀”的橹桨声中开始讲述湿地里的传奇。10多米深的湖水清冽见底,结群游动的小鱼和植物的根须也清晰可见。水路两旁水面上覆盖着大片厚约1到2米的草排,或是一个个独自飘零水面的圆体浮岛,或集簇连片成毛毯状,船家说这就是世界罕见的“浮毯型”草排。船老大告诉我们,造就“漂浮草原”奇观的其实是火山灰,由于火山喷发后撒落大量漂浮在湖面的块絮状火山灰,湿润后内含肥沃的有机物质提供了植被滋养温床。由大风传播或在上面停留的鸟儿身体、粪便夹带的草种留在火山灰上后,经年生长后水草密密麻麻盘根交错在一起,最后形成整片整片的草甸各自浮在水面上,绵延成片的草原延至山脚下。泛舟湖面宛若置身在流动大草原,让人产生一种想赤脚上去走一走的冲动。
笔者曾在央视《走遍中国》栏目中看到草排捕鱼的节目,出镜女记者与当地两位村民牵着手走上草排,先站到厚度适中的草排边缘,在椭圆形草排中央切开个脸盆大口子,晃动中水在压力作用下便随着草排下沉而灌进来。下陷后再移步晃动,倒伏的草排又缓缓浮起恢复原样。而水流在急速倒灌中形成一个强力旋涡,游经此处的鱼儿自然而然地挣扎着被吸冲上部分没入水中的草排丛中,十几分钟就逮到3条鲜活肥美的大鲫鱼!然而,这样惊险刺激有趣的互动参与“节目”,如今游客已无缘再享受到了。因为草排上被踩平的地方如果得不到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修整,次年便不会重新生长出植被来。
草排之上,生长着各色茂盛野草,有成片分布的鸢尾兰,有高过人身的苇席草、茭菰草和漂草等。船老大称,我们现在来的不是时候,如是春末夏初,湿地上开满了清香扑鼻妖娆奔放的紫蓝色鸢尾兰和乳白色野生睡莲等。尤是在夕阳西下之时,金色的霞光洒在紫色湿地上,那种紫气水雾交织成的梦幻般童话曼妙世界,折射出的奢侈烂漫与雍容高雅氛围,简直是美不胜收叹为观止!循着船老大的手指方向,只见水面上漂浮着一种椭圆型叶片的植物,“那就是莼菜,莼菜以前大量分布在江浙太湖流域,由于大量引种及采摘,野生莼菜已非常少见,只有我们北海还有大量野生群落分布。”
在整个中国,大部分水域水质都属中性或是偏碱性的,但腾冲湿地水的PH值是6.8,是一个弱酸性的火山堰塞湖,正是由于这种偏弱酸性的水质造就了腾冲湿地独特的草排。著名的千年侨乡和顺古镇曾经从北海湿地取了一块草排过去培植,结果却无法成活。
穿梭在浮毯草排之间,别样的野趣令人惊喜连连。游船行进中掠起一股股浪痕,惊起水中成群的水乌鸦、斑青潜鸭扑起一片水花“扑噜噜”一阵响冲入云天;苗条的白鹭也突从草间惊起,“叽叽”几声,翩然盘旋起舞后又一个俯身扎入周边“草排”中;敏捷调皮的野鸭“嘎嘎”着从排间水葫芦里惊起,矫捷的身子一个点射踏着水面快速飞逝,一个“猛子”从水面上倏然消失,不一会又在不远处水面上卖萌般地冒出头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态世外桃源里人与自然极度和谐的醉人画卷!
腾冲湿地核心区域在历史上最大面积为5000多亩,发展到今天只有804亩。原因在于上世纪60年代,农民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缩小。现在,景区管理部门开始配合政府推进退耕还湿工程,届时,北海湿地的核心区域面积将达到3800亩,必将润泽更多的珍稀动植物。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广袤大美的北海湿地必将华丽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