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媒体广角 → 文章内容 → 赢在“负极点”

赢在“负极点”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5/5/19 8:37:16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李红都

    去省里开会,同行的代表当中有位和我一样的听障女子。当代表主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我的弱点便暴露了——他们语速太快,口型我看不懂,根本接不上话。而她,则应对从容,交谈显得轻松愉快。

    我问她怎么能看懂那么多不同的口型?她笑着摇摇头:“我不用看口型,我听得很清楚。”说着,她用手拨开右耳后的长发,一段黑色导线连着一块硬币大小的导体正固定在她耳郭后面。原来,她植入了电子耳蜗。

    她说她1岁多就因注射抗生素导致双耳失聪,之后,她配了助听器学说话。但是听力日渐下降,到了12岁,佩戴最大功率的助听器,都无法提高听力,束手无策的父亲只好带她去北京寻医问药。

    在那家医院的耳鼻喉科,有另几位聋儿也跟着各自的父母来此求医。大夫如实告诉了他们植入电子耳蜗的利弊:如果手术成功,患儿听力将大幅提高,接近正常。但安装电子耳蜗不仅费用昂贵,并且风险较大,万一失败,可能听力状况比手术前还糟。

    很多家长不敢冒那个险,犹豫再三,最终放弃了手术。唯有她的父亲顶着巨大的压力,签了手术协议书。手术很成功。靠着植入耳内的电子耳蜗,她像正常人一样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还考取了驾照。

    她说自己很幸运,当时她的听力在那些孩子中是最差的,父亲选择给她做手术时说,反正都是最坏的状况了,还能坏到哪儿去?

    有一位亲友,几年前在一家企业做文员。单位效益很差,虽然工资太低了,但那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作。他也曾考虑过辞职,却又舍不得。他自嘲道,妻子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孩子还在上中学,他要是再没工作,这个家还怎么过呢?

    仿佛越怕什么,越易发生什么似的。单位改制,他们那个终年难以赢利、总拖公司后腿的部门被精简下来,拿到一笔工龄买断金后,他成了没有单位的自由人。

    把自己关在屋里喝了两天闷酒后,他最后决定豁出去——用那笔买断金购进了一些器材,凭着他多年前在车间做电工的经验,做起了代销五金器材和埋线、走线的生意。

    没想到,不到半年,他就收回了成本,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能超过他当年在单位一个月的工资。尽管他比以前累多了,没了节假日、礼拜天,物质和精神生活却比以前好得多。现在,他和妻子正商量准备把房子换成大的,再贷款买一辆私家车。

    人生,或许就是这么富有戏剧性。当我们陷入最糟糕的“负极点”时,肯定会生出伤感、烦恼、无助等灰色情绪。然而,可能正是这个“负极点”,逼着你不得不振作,从一个崭新的开端出发,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赢在“负极点”>-: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