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一颗开心果,“吃掉”了两岁半宝宝

一颗开心果,“吃掉”了两岁半宝宝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4/2/4 14:37:04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一颗开心果,“吃掉”了两岁半宝宝 ■网曝“西安一幼儿过年被亲戚喂开心果,致呼吸不畅去世” ■南京儿童医院在大年二十九至昨天就做了30台“宝宝异物卡喉”手术 春节假日期间,走亲访友、家庭聚会难免,刚出生不久的小宝贝无疑将成为饭桌上的焦点,而不少亲戚也往往以喂食、逗乐等方式取悦,年轻的父母应接不暇,有时往往碍于面子放任这些亲戚所为,无形中埋下了隐患。 近日,一位西安的妈妈在新浪微博上发帖,声泪俱下地描述了一幕悲剧:她一位闺密的小宝宝,在家庭聚会时被一位亲戚喂食了一粒开心果,呛入气管后因窒息不治身亡。 通讯员 庞芳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西安网友微博曝 闺密两岁半儿子 过年被亲戚喂开心果身亡 “过年期间难免带娃参加各种饭局聚会,难免会有亲戚朋友把各种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往咱娃嘴里塞。我的经验是,提前打招呼,大声告诉他们不要给孩子吃东西,当然这还是无法避免一些亲戚继续下黑手,咱要做的就是时刻盯住咱娃,看到他们下手当场制止,当妈的这时候不出马怎能行?闺密娃吃了开心果已经送医院了。” 2月1日中午,家住西安,新浪微博名为“爱懂特no”的一位年轻妈妈发布了以上微博,引起了关注。当日,她的一位闺密带着两岁半的孩子参加家庭聚会,被一位亲戚喂食了一粒开心果后呛入了气管,家人赶紧将孩子送医。 据了解,孩子于当天下午在医院紧急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但回天乏术,于当天下午3点18分被宣布不治。 前天,当记者试图联系该博主时,对方谢绝了采访。“希望大家不要试图打扰我的朋友,发微博的初衷是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宝宝并引以为戒,愿童宝安息,愿我的朋友节哀。”至截稿时,该博主的微博已累计被转载4万余次。 对宝宝来说 十种“危险食物”易噎住 果冻排第一位 亲戚的喂食行为本无恶意,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才追悔莫及,究其根源,往往在于他们缺乏医疗常识。 据湖南省儿童医院统计,气管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内儿童,约占80%~90%,尤其以1~3岁小孩多见。 据医生介绍,不要给婴儿喂食花生米、蚕豆、黄豆、瓜子及类似坚果类食物,果冻、软硬糖等也不行。“婴幼儿后牙尚未长出,咀嚼功能差,经常吞咽整块食物,且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容易使食物呛入气管,这些食物都是导致婴儿窒息的根源。” 对于到底哪些食物可能给宝宝带来安全隐患,昨天,@人民日报微博也以“这些‘危险食物’容易噎住宝宝”为题,发帖提醒:①果冻;②麻花、糖果 ;③鱿鱼丝、牛肉干;④花生酱;⑤坚果类;⑥龙眼、葡萄、樱桃等小巧带核水果;⑦芹菜、豆芽等不易嚼烂的多纤维蔬菜;⑧无法嚼烂的大肉块;⑨长面;⑩多刺的鱼。 其中,果冻、泡泡糖也较为常见并极为危险,尤其是果冻,又软又不易取出,一旦误吸就会将气道堵得“死死的”,孩子很容易窒息。 综合东南快报等 扬子晚报连线 瓜子、花生、开心果……这个春节 30个宝宝到南京看急诊 这还只是南京市儿童医院一家的数据 在春节阖家团圆的喜庆氛围当中,“小宝宝被开心果夺命”这条微博这两天被广泛转发,让很多家长胆战心惊。昨日,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了解到,从年二十九到昨天,医生共为30名患儿进行气管异物取出的手术,这些患儿均来自于南京周边地区,所幸目前均转危为安。 过年做了30台气道取异物的手术 扬子晚报记者昨日从南京市儿童医院获悉,气管异物一直是儿童意外伤害当中最为常见的。在该院2013年的统计数据中,仅住院患者之中,气管异物有891例,消化道异物有192例。 而过年期间,从年二十九到昨天,该院耳鼻喉科一共为30名患儿进行了气道异物取出的急诊手术。 耳鼻喉科张建亚医生说,收治患儿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年二十九和年三十,大多是1到3岁的婴幼儿,取出的东西都是坚果,有瓜子、花生,也有微博上夺命的“开心果”。这些患儿都是在异物吸入1-2天后,从外地转到南京的。 3岁以下孩子别吃坚果,家长要盯紧 春节期间,很多家庭都准备了不少干货,如瓜子、花生米等,有些家长喜欢用这些东西引逗孩子,或者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时可能会偷吃,殊不知这些坚果并不适合小小孩食用。 孩子的牙齿发育不完全,往往不能做到有效咀嚼,再加上孩子容易哭闹,或者边玩边吃,瓜子、花生等都可能在此时呛入气管,严重的甚至引起窒息死亡。 南京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黄群表示,3周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食用瓜子、花生蚕豆、开心果一类的坚果,另外果冻、软硬糖也都不行。 另外,在走亲访友时,很多亲戚也会喂食逗孩子玩,年轻的父母有时碍于面子放任这些亲戚所为,无形中埋下了隐患。 所以特别提醒,有亲戚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如果不适合小小孩吃,家长要说“不”。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不要逗孩子笑,以免引起呛咳发生意外。 异物呛入还会咳嗽发热,要及时就医 黄群主任告诉记者,异物吸入后孩子往往表现出突然间有刺激性、痉挛性咳嗽、低热甚至喘息,但是如果孩子年龄小,还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容易误诊为呼吸道症状。其次由于放假,有些家长就算发现孩子呛食了异物,以为已经咳出来了,或者因为症状不明显,直至过完春节,孩子的症状越来越重了才到医院就诊,这样危险性是很大的。所以在临床上,常常会发现有孩子异物吸入时间长达十天以上才被家长送往医院。 各位爸妈: 都来学学王宝强用过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吧 昨天,拯救被噎病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也上了微博的热门关注当中。 专家表示,气道内如误吸入尖锐、比较大的异物,随时可能造成窒息时,家人可在急救车到来前试试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法”是呼吸复苏中的大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也是家庭急救中的基本技术。 这个急救法救了上百万人 《人在囧途》这部电影中,王宝强就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地让一位老太太吐出了卡在喉咙里的枣核,挽救了老人的性命。 海姆立克被称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的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1974年,他作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 1975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并经该学会推荐,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仅4年时间至1979年,在美国就有3000多人用该法抢救窒息获得很大成功。数十年来,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0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等等。 《世界名人录》称海姆立克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救大人和救孩子方法各不同 5次拍背法:将患儿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压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如果是成人,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家长注意 花生噎住孩子 父母“乱拍”差点致命 去年12月底,由北京西开往南昌的Z67次列车上,一名三岁的男孩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软糯的八宝粥往嘴里送。突然,他丢掉了八宝粥和勺子,张着嘴光喘气不说话。父母知道孩子是被噎着了,就用手不停地拍打着男孩的后背。谁知,被拍了几下后背的男孩伸着舌头,眼珠上翻,连嘴唇都出现青紫的颜色。恰在此时,列车长巡视时路过6号车厢,赶忙接过孩子并让其腰部以下朝下趴在自己的膝盖上,用掌根用力地敲击男孩背部。只叩了几下,男孩就吐出了一粒带着血丝的花生米。 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成人的急救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一颗开心果,“吃掉”了两岁半宝宝>-: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