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树

阿 果
春天是带有革新意义的,当然这种革新不会一下子大面积铺开,须从小范围试点。春风春雨一夜合议,把这个神圣的任务交给柳树。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此刻,天寒地冻,杨树、梧桐、乌桕、杉树都还在睡觉,人蜷缩在厚重的冬衣里也舒展不开,可远远地看见柳,枝条再不是僵硬的黄棕色,而变成了黄绿,迎风,有些依依了。走近瞧,柳条上已布满芝麻粒大的绿钉子。
得令的柳树,赶来为我们报告春消息。
柳是一种古老的植物,甲骨文中就有“柳”字。柳还是最好种的树,泥里扦下就能活。折柳送别是古时候的习俗,“柳”谐音“留”:马蹄轻扬的小路边,一棵大柳树的浓荫下,为你送别,折一枝柳吧,让它替我诉说内心的不舍。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另有一种说法:“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好活,折一枝送给远行的人,愿你在他乡快快安顿下来,像柳树一样,适应新环境,有顺遂的新生活。
那么,盈盈的柳枝到底是给过人激励吧,从故乡到他乡,柳树落地生根,生机盎然。村庄多了柳树点缀,烟霭、柳绿、瓦房,就是很美的水墨图;河道溪流湖畔,多了柳树的傍依,仿佛走红毯的男子有了婀娜的美女作陪,自然就成一景。孩子们对柳树也怀有莫名的欢喜。折枝做柳笛,有没有?小猴子般爬上树,砍一根柳条,用手轻轻地扭动,把白色的木质与树皮分离出,再将皮管剪成两三寸长,掐去一截绿色的外皮微微捏扁做成嘴儿,吹得“呜呜”响。我们还编柳圈戴,操起爷爷削好的木头枪,学电影中的八路军,玩打仗游戏。
所有的树都是朝天而生,每成长一截,就离根远一步。只有柳是下垂的,垂下万千丝条,条条不忘根本,谦卑地俯下身,亲吻养育自己的根。不忘根本的柳树是丰子恺先生的最爱,这点,和他的作品是相通的,丰老在白马湖畔的小杨柳屋里,画柳、写柳,他低头俯察微小,小孩子,花草、小动物,让我们的眼睛明澈润泽。
当柳树成了燕子家雀们争相嬉戏的秋千,可采下嫩绿苦香的柳叶,炒制成茶,这是夏天消暑良品。
柳树不仅有优美的体态,柳坚韧、亲民、感恩,柳树还有一颗悲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