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不速之客”

陈大超
如果有人问我现在最希望什么样的人来做客,我的回答一定是:不速之客。
我觉得已经有非常漫长的时间,那些曾经给我带来许多意外惊喜和快乐的不速之客,没有到过我们家做客了。我不知道他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他们是否会永远从我的生活中消失?
自从家里安装了座机,后来又有了网络和手机,不速之客就一天天远离了我。家里再来客,都是事先知道了他姓什名谁,什么时候乘什么车来,他来的目的与停留时间,一起来的还有谁,是顺道来还是专程来……所以等他们来了,你或者是饭菜都准备好了,或者是酒店、住宿都预订好了,心情、表情、发型也都调整到位了,该说什么话也都打好了腹稿,该穿什么衣服也放在了手边……所以,一旦客人到来,那套准备好的程序,就自动运转起来。
这样也好,让人一点也不慌乱。连客人来之前,该上的厕所都上了。但一年如此,两年如此,每次来客都是如此,那种让人不慌乱的程序,就会反复带着你去看一道你已经看过很多遍的风景。你再也难以激起那种狂奔而来的仿佛钱塘江大潮般的惊喜。是的,不速之客会带给你措手不及的慌乱,但也会带给你幕布突然拉开让你一下子就卷入一部情感大片的巅峰体验之中。
没有足够多的戏剧性,就不会构成人生的情感大片。而程序化,就是专门跟戏剧性作对的——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专门消灭戏剧性的。我为什么越来越想念那些不速之客?因为那样的造访,总是富有戏剧性啊。在你打开门之前,你根本不知道在外面敲门的是谁,所以在你去打开门的那一个很短暂的刹那,你的脑子里会闪电般地涌现出很多你想见的人,你也会闪电般地做出各种各样的推理与猜测,你是那么地迫切想知道答案,而答案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你猜对了他会让你惊喜,你猜错了说不定他会更让你惊喜——接下来,仍会有一个个谜底为你揭开,仍会有一个个戏剧性的“演出”或让你乐得开怀大笑或让你久久地陷入回味。
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来的基本上都是不速之客。你活在一种渴盼之中,不像现在,只要你的电话电脑里没有来客的信息,你的心里,也就会荒芜一片,就不会有一种期待的情感在那里窥望、拱动,你就会觉得这日子怎么过得没有盼头。
所以我的母亲说:“还是没有电话好,没有电话时,天天都会想着今天会有哪个来,明天会有哪个来,可是有了电话,你就会知道今天没有人来,明天也没人来,后天还是没人来——这个屋子里,就总是冷清清的。”你看,在母亲的感觉里,不速之客就是不来,他们也能给盼望他们来的人的屋子里,带来温度和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