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记忆大道

张晓惠
秋风一夜灿烂了这满墙的爬山虎,金橙橘黄的叶片,在屋顶在墙上在窗前在老旧老旧的仓库木门前交织出生命的绚丽斑斓;秋阳哗地一下耀亮着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锯齿式厂房的房顶、窗棂和地面,这宣称“可以发呆可以买醉”,溢满时尚元素的酒吧,这不时悠然飘忽的女低音,梦幻着异域风情的玛玮斯餐厅,这沧桑老旧却又莹光烁烁的小铺子,古老的银饰、原木座椅与上了岁数的小青砖相得益彰。
忽地发现行走的石板上有字,是字吗?伫足凝视,却原来大青石块上真的有字,且从东到西排列有序有近百米吧!映入眼帘第一块的石块上字样是:1440年,常州西门仓库,明正统五年,西仓街37号——1983年,第二粮食仓库。再往前行的大石块上是:1622年,明天启二年,篦箕巷,老卜恒顺梳篦店——1969年,常州梳篦厂……在午后融融的秋阳下,就这么一步又一步的沿着石块,不,是沿着几百年前常州这座城市的工业史,一步一步地丈量、追溯或是探究,你看,1953年,兰陵路三桥头,机绣生产合作小组——1981年常州绣品手帕总厂。直至最后一块石块上;1970常州锅炉厂,离我们算是最近的了。最后,赫然映入眼帘的是青黑色的大石板上的四个大字:记忆大道。怪不得啊,这条大道,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多少风云变幻,记录着多少代人多少酸甜苦辣,记载着常州工业的崛起、复兴、衰落、转型,更闪烁着这座城市多少的沧桑多少的苦难与辉煌。
打心底慨叹,想着这镂名凿道以天为轴以地为卷,将古城的历史这样呈现给后人,可说是匠心独具。相信生于斯长于斯的常州人,会站在这些岁月的记忆上,对曾经的过往伫足徘徊思绪悠悠吧?相信新生代会因此勾起对根的寻觅,滋生出对脚下这块土地的骄傲或是自豪吧。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根系魂牵所在。
受到新工业浪潮乃至电子信息时代的冲击,许多历史不再,许多记忆淡化,许多曾经辉煌的传统工业、手工业都已退出历史舞台,最多在史学家研究的片言只语中找到一鳞半爪。就如这古运河畔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是在那年那月鼎鼎大名的常州第五毛纺织厂旧址上兴建的,将来,又有多少人对这座工厂还存有记忆呢?然而,有了这条记忆大道,历史鲜活记忆将永存。
午后的阳光将记忆大道打得金亮亮又暖融融的,静谧又温柔。城市不能没有记忆,没有记忆的城市等于没有历史,人亦如此。在这条记忆大道上寻觅,在岁月间穿越思索,就这样走过了从春秋时建邑立邦,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古城的前世今生。一对青年男女在玛韦斯餐厅前摆出了POSS,是拍婚纱照的;一对中年男女悠闲地坐在花园间的小圆桌边,喝着清亮亮的茶水;那辆老旧老旧的银饰铺子前,坐着两位晒太阳的老爷子,眯着眼抽着烟悠然安然;这样的午后,也必将嵌入了他、她、我的记忆回路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