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爱自己,就很难爱上别人

龚玉读过很多书,自称书虫,休息日,用她的话说不是在书店,就是在去书店的路上。龚玉最爱和人聊书,各种名言警句总能脱口而出,令闻者赞叹不己。龚玉最受用别人赞她“腹有诗书气自华”。
龚玉父亲是专科学校的副校长,母亲是一家幼儿园园长。龚玉自觉是书香门第,中学后心气儿就更高了。姐姐最看不惯这个感觉良好的妹妹,说她整日捧着本书样子做作,咬文嚼字地说话太假,龚玉认为姐姐是嫉妒。龚玉很爱惜自己的家庭出身,却很排斥成为父亲学校的学生。龚玉至今最庆幸的是高考超常发挥,不仅幸免被作为父亲学校子弟照顾录取,再不用和姐姐继续同校,她还成了近十年来这个宿舍大院录取学校最好的最出息的孩子。
本科生和专科生,不仅说起来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毕业以后的人生也将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姐姐毕业后在车间做技术工,站在机器旁三班倒。龚玉虽没考上公务员,却是办公室文员,收入稳定,工作环境宽松,关健是体面。而工作层面的不同,对于未婚女孩子来说,还意味着择偶选择层面的不同。龚玉很清楚这些。
最先张罗龚玉相亲的是姐姐,但被龚玉一口回绝了。姐姐二十三岁就嫁了,老公是她同厂的技师。除了手脚勤快让姐姐开心,用些小伎俩讨周围人欢喜,龚玉实在看不出姐姐这个老公有什么本事值得嫁。这样的婚姻生活,龚玉一眼就能望到底。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趣味?龚玉一向认为,婚姻既是一个新的人生的开始,也是人生的一种改变。龚玉没有姐姐漂亮,但她比姐姐头脑聪明,比她有优越的自身条件,关健她始终有一颗上进的心。姐姐的婚姻,龚玉觉得对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引以为戒。一流名校本科或是研究生,酷爱阅读,事业单位政府公务员,括号注明其他单位从事科研、文字编辑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也可。长相看着顺眼就行。至于物质方面,龚玉没特别要求。但凡能够得上她的条件,龚玉认为他一定有本事和能力让他们今后的生活比同龄人只强不差。目标明确,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年相亲,两位医生、两位老师还有一位机械工程师。几位都是好读书之人,可惜二十多岁都忙着钻研各自的专业知识参加各种职称考试评定,龚玉感兴趣的书籍,这些人竟闻所未闻。而这些人所说的专业性太强,龚玉听了不仅走神犯困,还要佯装聪明一点就透,两次还好,第三次还是算了吧。所谓“谈恋爱”,首先言谈上要能有来有往地应和,这样交流互动起来才能慢慢产生感情。而且,发言权往往意味着今后生活的主导权。第二年,是一位杂志编辑、一位部门正科,还有一位企业行政秘书。这几位书读得很杂,各种文史各种厚黑还有野史秘闻之类的,这回是龚玉闻所未闻了,但也着实让龚玉长了见识,听得龚玉当时一愣一愣的。但是,龚玉却理智地止步了。这些男人就是个大染缸,偶尔野史杂书的图个新鲜倒也罢了,久了,会坏了她的品位。人以群分,书有三六九等,好读书不代表读好书,读她龚玉认可的书。阅读的等级不对等,对话还是无法进行,更遑论聊出爱情来。
书店里呆久了,也会碰上爱情。三毛的书,龚玉上学时已经收集了全套,大小不一的不同版本,也翻旧了。那天,看到书架上摆放着成套纪念版的,印刷精美封面雅致,里面收了许多珍贵的图片,只一眼龚玉就爱不释手了。可是,偏偏那天她出门忘了带钱包。店员说只此一套了,值得收藏,但她没权利为她保留。龚玉听了更想占为已有,就耍了心计,拿着书耗到书店下班,然后明早来买。有人问,就说有主了,虽无奈也只有作罢。可是,偏有个平头男不依不饶地要定这套书,他也不跟她费话,直接找来店员裁决。看着夺己所爱的那个平头男拎着书走出书店,龚玉觉得此人根本不是男人。
自尊心受挫,接下来的那个周末龚玉没有去书店。可是,休息日不去书店,龚玉也实在没地方可去。书店还是那样,龚玉却总感觉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龚玉不明白那个夺了她的三毛,让她讨厌的平头男为什么要冲她笑?平头男说特地来道歉,是他表妹特别喜欢三毛的书,前阵子重病住院手术。他想让表妹振作精神开心点,所以,那天坚持要那套书。看到表妹高兴的样子,他就想起了她,也理解了她,很怪自己当时太急,没有解释。上周末她没来,今天终于见到了,就真诚地跟她道个歉,说声谢谢。龚玉闻言,连日的糟糕心情立马好起来。
平头男叫林书海,他自己先表明名不副实,自己读过的书除了课本,也就是各种杂志期刊。但林书海说他喜欢读书的女孩,因为气质不凡谈吐不凡,过起日子来肯定也不凡。说她表妹就特别招男孩喜欢,而龚玉比他表妹还要知性,一看就是秀外慧中的才女。吃饭喝茶聊天,林书海说话平实但总能击中龚玉的要害,令龚玉的心一再地柔软了。休闲西装仔裤配球鞋,怎么看,林书海也不像做财务工作的,还财务总监。龚玉很想让林书海看看自己收藏的书籍,不知他会有怎样的表情?又会怎样地形容她?林书海林书海,多好听的名字。想想,生活中名不副实的事太多了,谁没有过名不副实的行为?
恋爱时一定要听听男人怎么说说的是什么,那通常代表他有怎样的想法,将会有怎样的生活。可是,从第二次见面开始,林书海就带着龚玉去户外玩,看电影,吃各种小吃,逗龚玉开心,他说这样能最真实也最快速地了解对方,增进彼此的感情培养相互间的默契。龚玉无法拒绝,调整心态全程配合着林书海。坐在路边摊的矮凳上,面对着油腻腻的小桌子上一碗黑乎乎的汤,应和着林书海的招呼,龚玉一口一口地喝着。她觉得自己一定是爱上林书海了,要不,她怎么会这样坐在街头?听林书海说什么多年以后,想起这一幕,会是非常浪漫的往事……
四个多月的相处,两人一直都你情我愿地合拍,从没发生过吵闹别扭之类。那么就结婚吧,没什么好耽搁的了。林书海名下有一套九十六平米的婚房,前两年才装修过,林书海一直住着,只需稍微清理下,龚玉陪嫁的一应家俱电器就能往里搬了。龚玉姐姐说她结婚时,婚房要共有,姐夫立马就把她的名字加到了房产证上。龚玉头一回没有反驳姐姐,可她就是开不了口,只好暗示,但林书海从不接茬。领了结婚证,龚玉心里更不平衡了,原先对林书海说用她存的钱购买家电还有付汽车首付的话再不提。林书海问,就说被朋友忽悠都买了基金,暂时取不出来。林书海可不是龚玉想的那么好对付。几个来回,龚玉就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了。
林书海是个算得很清的人,该他负的责任,该他付的账,他都会承担,如果不是,对不起,没有商量。约会时龚玉主动分担付账,他认为她正是他要找的那型婚姻伴侣。谁知,真要结婚牵扯到房产财物,龚玉就像变了个人,居然打起他婚前房子的主意?龚玉此时已无需矫情,书上也说一切的难题都要在婚前解决,否则婚姻很难持久。恋爱时分担付账是她不像一般女孩子那么俗气,可是登记结婚不一样,夫妻要生活一辈子,一切都应该共有,他应该给她安全感。林书海就笑了,说龚玉太可笑了,还不如一般俗气的女孩子,至少她们真实,想要什么会明摆出来,而不是龚玉这样一直端着装着,一领证立马现出原形,她不是俗,简直是丑陋。给房子就有安全感,不给就没有?如果是这样,他真给不了,因为给了她,他就没有安全感了。
龚玉记得一本书上说,恋爱是在虚拟的世界里,把最美的东西展现给恋人看,倾其所有,投其所好,因为恋爱是没上保险的爱情。而婚姻则是上了保险的爱情,于是落在凡尘和世俗的真实里,使人的劣根性一点一点暴露出来。林书海算是让龚玉明白了,挑选男人,别听他怎么说,也别去猜他怎么想,就看他怎么做,他的真实想法都在他的行动里。岂止龚玉,林书海也明白了,世上根本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虽然已经登记,龚玉和林书海还是明智地分了手。
一次邂逅,有时会牵出一生的幸福,有时会丰富一生。龚玉和林书海其实都是想多了自己,都太爱自己了,这样,心里能容纳别人爱上别人的空间和机会就窄了小了。
了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