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找茬小伙”用的是“立体视” 不是特异功能,你训练后没准也行

“找茬小伙”用的是“立体视” 不是特异功能,你训练后没准也行

作者:佚名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4/1/9 8:11:17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来,左右手各拿一支笔,笔尖慢慢靠拢,你做到了吗?如果闭上一只眼呢? 什么是“立体视”?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左右手各拿一支圆珠笔,两手平伸,笔尖慢慢地靠拢,可以发现很容易地将两支笔尖对准;如果闭上一只眼试试,可就不怎么容易了。这是因为两眼注视一个物体时,物体分别在左右眼的视网膜上形成两个图像,左眼看到的略偏左,右眼看到的略偏右两个图像并不完全相同。但经过大脑的合成、判别,使物体产生了空间的深度感,有了立体感,这就是立体视。而一只眼就建立不起立体感觉,要对准笔尖就不怎么容易了。

南京几位眼科医生说,《最强大脑》中的“像素眼”可以训练,但小朋友千万不要去模仿

这两天,很多人都在议论“像素眼”郑才千。上周五,他参加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在4.5万个小色块组成的巨大魔方墙中,找出了唯一不同的1块。昨天,这位超级“找茬王”又遭网友爆料:他运用的是眼科中的“立体视”原理,所以才会被拍到双眼“拧成一团”(斗鸡眼)的画面。

    那么,如果正常人经过培训,也能练成“像素眼”吗?扬子晚报记者昨采访了南京部分三甲医院的眼科医生。医生表示,“立体视”其实不能算“特异功能”,每个双眼功能正常的人通过训练,都能实现“立体视”,但郑才千的视觉敏感度确实非常高。           通讯员 崔玉艳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南京眼科专家揭秘——

    “立体视”并不算“特异功能”

    南医大二附院眼科主任张晓俊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郑才千的在节目用的其实就是眼科的“立体视”原理,这其实不能算是郑才千的“特异功能”,每个双眼功能正常的人其实眼部都有着融合、同时视和立体视这三级功能。但郑才千的视觉敏感度的确非常高,加上记忆力超强,所以才能迅速找出不同,成为“找茬王”。

    “立体视”其实并不难 正常人训练后也能变“超人”

    郑才千在《最强大脑》中的爆红也引发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张瑞主治医生的兴趣。“我看了节目,郑才千确实是用到了眼科中的‘立体视’原理。”张瑞表示,“立体视”其实并不难,只要双眼功能正常,经过训练应该都可以实现。但是,实现“立体视”有一定的要求,看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距离,一定的视角,两边的图必须一样大小,一样的高度及把两眼的画面叠加起来,形成立体图。

    眼科多有“立体视”检查 戴眼镜看“小虫子”就可以了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在正规医院的眼科,其实都可以进行“立体视”的检查。南医大二附院眼科主任张晓俊说,医院的立体视检查需要佩戴一副专用的检查眼镜,检查的画册名叫“立体视图谱”。这本“立体视图谱”虽然不同于更为常见的色觉图谱,但它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举个例子,画册的页面中间会印着一只小虫子,如果是一个立体视功能正常的人,戴上眼镜后,画面中就会看到类似于3D的效果,小虫子会飞出来。”

    而在斜视的检查和就诊过程中,“立体视纠正”这一项就必不可少。专家表示,斜视的孩子会出现三级功能不全的情况,有的立体视功能比较差,通过立体视的检查,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诊断,同时也可以帮助斜视患者更好地进行恢复治疗。

    你是不是画画不好呢?可能因为“立体视”太差

    “立体视”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不陌生。

    南京明基医院视光中心沈烨宇主任告诉记者,报考飞行员、从事绘画创作、进行精细雕刻的工作都离不开“立体视”,因为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构建能力。“在医学上,立体视有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弧秒’,一个视觉功能正常的人立体视的范围是小于等于40弧秒,如果大于等于100弧秒,就可能对飞行员、画画等工作造成影响。”

    曾有一个学画画的女孩到医院就医,她学了很多年都没啥长进。结果,发现她立体视功能很差,“画得不好,可能不是你没有画画的天分,眼睛功能也很关键的。”

    解析

    “斗鸡眼”在“找不同”时到底有啥用?

    “斗鸡眼”能帮他扩大“融合”

    在昨天的新浪微博上,网友“@Draco9”说“我用斗鸡眼看3D立体图、玩大家来找茬非常神。”

    “斗鸡眼可能真的帮到了他,因为斗鸡眼可以扩大融合功能范围。”浙江一位侯医生这么解释。这里涉及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融合功能”。他举了小例子,可以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是“融合功能”:比如你把手机拿得很近,快贴近脸的时候,用一个眼睛看,没问题,就看到一个手机;如果两只眼同时看,会看到两个手机,产生重影,眼科术语叫“复视”。这个时候,如果你扭成“斗鸡眼”,重影就可以改善。

    “立体视”不等于“斗鸡眼”

    “斗鸡眼”是不是就等于高明的“立体视”呢?医生们纷纷否认。

    立体视是正常人都有的功能,而斗鸡眼是婴幼儿时期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久了就产生了斜视。如果眼球看物体的时候视觉角度向内倾斜,就被称为“内斜”,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了。

    所以,6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能训练看3D图等立体视功能,否则可能导致斗鸡眼。

    7厘米是近距离用眼的“临界点”

    那么,是不是利用“斗鸡眼”原理,贴得越紧看得越清呢?沈烨宇提醒,不是这样的。7厘米是近距离用眼的“临界点”,如果物体和眼睛的距离小于7厘米,此时视物就会分外加重双眼的负担。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找茬小伙”用的是“立体视” 不是特异功能,你训练后没准也行>-: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