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南京私家车9年暴增近16倍 今年将“每4人一辆”仅次于“老大”杭州

南京私家车9年暴增近16倍 今年将“每4人一辆”仅次于“老大”杭州

作者:佚名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4/1/9 8:12:28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元旦刚过,南京新车日均上牌量就突破了2500辆,市民购车的热情可见一斑。而来自车管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南京的机动车拥有量已达178万辆,其中私家汽车达到了117万辆——而在9年前,这个数字只有6.96万。从车管部门的预报来看,青奥会前南京机动车数量将突破200万辆,基本达到北京等城市“每四人拥有一辆机动车”的水平。                             扬子晚报记者 郭一鹏

    最新数据

    南京机动车数量达178万辆

    南京市车管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南京的机动车拥有量已达178万辆,其中私家汽车达到了117万辆。而在2004年底,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仅为58.14万辆,其中私家汽车只有6.96万辆。从6.96万到117万,9年时间,南京私家车数量翻了4番,增加了近16倍。

    最近3年南京机动车一直保持着较大增幅。机动车保有量,2011年为140万辆,2012年为158万辆,2013年为178万辆;从日均新车上牌量来看,2011年为600辆左右,2012年约700辆,2013年上升到800多辆。

    车管部门预计,2014年南京机动车还会以每月2.2万辆递增,青奥会前将有望突破200万辆,与北京等城市“每4人拥有一辆机动车”持平。目前,杭州每3人一辆,全国第一。

    各国汽车拥有量排名

    (单位:辆/千人)

    排名  国家     拥有量   统计时间

    1   摩纳哥    908    2009年 

    2   美国      812    2010年 

    42  韩国      379    2011年 

    59  塞尔维亚  252    2009年

    101 中国      83     2011年

    南京近3年机动车数量增长

    机动车保有量

    (单位:辆)

    2011年 140万

    2012年 158万

    2013年 178万

    日均新车上牌量

    (单位:辆)

    2011年 600

    2012年 700

    2013年 800多

    *2014年元旦以来,南京新车每天上牌超2500辆

    本报 沈薇 制图

    传闻助推

    “限牌说”给南京车市“添火”

    交管一再辟谣,但不少市民心不安

    南京的拥堵,加上外地纷纷出台限牌限购政策,让“南京限牌”说在2013年不绝于耳,这也反过来给车市“添火”。“原本每年的6、7、8月是汽车销售淡季,可2013年打破了这一惯例,车市依旧红火。”南京一家4S店销售人员坦言,这让他们全年的销售任务得以提前数月完成。其实,“限牌说”早在2012年就已经传出,只不过“发酵”后到了2013年迎来了爆发,预计2014年还将持续。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相关部门不断辟谣,但一些市民还是觉得不踏实。“我觉得青奥会前是个节点,反正迟早要买车,不如提前点。”车主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买了车后赶紧到车管所上牌照。

    在市民购车的高涨热情下,南京的牌号资源消耗得也很快。据了解,大约今年3月开始,南京采用首尾字母+中间3个数字的选号方式,排除O和I之后,该选号方式可以有576000种组合。据称,这个新牌号组合目前已经消耗近半。

    至今,南京新车牌号组合的方式主要有5种,即苏A(4数字+字母)、苏A(数字+2字母+2数字)、苏A(2数字+字母+2数字)、苏A(2字母+3数字)和去年才启用的苏A(字母+3数字+字母)。

    治堵建议

    日均上牌241辆以内可免拥堵恶化?

    业内人士分析,路堵不能全怪车多

    此前,曾有一些城市公布过测试数据,称设定的日限上牌241辆是道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只有控制在这一限额才能有效遏制交通拥堵恶化。按照相关的公式套用,南京日均上牌量控制在241辆也正好合适。可从眼下的情况来看,2013年日均上牌量为800多,2014年元旦刚过,日均上牌量都突破了2500辆。这会对交通造成多大的影响?

    “241辆的数据没有进行过调研,所以不好说是一个平衡点,但控制上牌量肯定是一个遏制拥堵的方式。”相关人士表示,私家汽车快速增加,导致南京的城市道路负荷不断加重,交通拥堵和市民出行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机动车拥有量的不断提升确实增加了通行压力,不过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南京的潮汐式流量和路网、区域功能、出行构成不合理也是导致城市拥堵的原因。“一些流量大的路段有规律地在早晚高峰必堵,下雨下雪恶劣天气堵情则更加严重,拥堵由单个路口排队滞留变成向周围其他路口扩散。”相关人士表示,此外,受长江、玄武湖、紫金山以及明城墙等山水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限制,市区路网密度较低。再就是,干道间距过大,均在1000米左右。“断头路、瓶颈路多,这也制约着车辆通行。”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南京私家车9年暴增近16倍 今年将“每4人一辆”仅次于“老大”杭州>-: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