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媒体广角 → 文章内容 → 马 扎

马 扎

作者:佚名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5/5/19 8:39:41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徐明冬

    “老马在火车上拣了个外国儿子!”这个新闻没多会便在这偏僻的小山村传了个遍。

    山村比较闭塞,别说外国人,平时连生人都难得见到几个,更别说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了,爱热闹的村里人一起涌向了老马家的庭院,都想看个稀罕。

    老马今年七十岁了,年轻时候当过几天民办教师,然后就学了几年木工。拜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做马扎,老马后来其他的木工手艺一般,但他做的马扎还是获得了师傅的赞许。

    老马儿子考上大学那年,媳妇生病走了,老马天天上街卖马扎,老马的马扎,坚固结实,样式古朴,很受人喜欢。儿子研究生毕业被招聘到上海一家公司,现在已经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了。村里人都说,是老马的马扎培养出了一个优秀人才啊。

    按说,生活好了,儿子也结婚成家,有了孙子,老马该享清福了吧,不,老马说,一到大城市头就晕,还是在自己家里舒坦,当然,这不妨碍老马去看孙子。

    两个月前,老马想孙子了,就坐上火车去上海,担心人多,随身带上了师傅传给他的宝贝,是一个用很稀有的棠梨木做的马扎。火车上,人满为患,一个大个子老外对老马身下的马扎产生了兴趣,竖着大拇指叽哩咕噜说一大通,老马听不懂,旁边有人告诉老马,这老外要买你的马扎,问你多少钱?

    老马一愣,说:你告诉老外,这个,多少钱也不卖,这是我的师傅留给我的。当然,他要到我家去,我还是愿意送他一个我自己做的马扎的。

    没想到老外还就真的要了老马的姓名地址,后来,还真就找来了。老外在镇驻地下了客车,问起老马所在村的时候,正好一路过小伙就是老马的邻居,就骑着摩托车把老外送到老马家。老外抱着只到自己肩膀高的老马又蹦又跳,嘴里喊着:老爸,老爸。——估计是喊老马喊不清,就喊成了老爸,旁边看热闹的人直乐。

    老外很直接,就是央求老马教他做马扎的技术。这老外是大学教授,业余喜欢木工活。这让老马很不理解,觉得这老外肯定缺心眼,还有喜欢木工活的教授?哈哈。

    老马很尽心地教授这个学生,从下料,到打榫,穿孔,组装,穿绳子,期间,也忘不了告诉老外,马扎,俗名撑板凳,南方人叫绷子,马扎的结构简单,支撑力度却大。马扎由撑梁、撑腿、撑底组成,2600年前发源于齐国,是咱的国粹,知道不?

    大个子汉语听得大多比较明白,就是说得不利索,马扎,老是被他说成马甲,纠正了几次以后没有效果,老马也就不难为他了,老外说话不行,活计做起来倒是有板有眼,尤其是用细带盘扎马扎上面的孔的技术,无论是九孔的,还是十一孔的,大个子学起来很是得心应手,偶尔还有创造性的花样。

    第三天逢集,老马带着大个子一起去赶集,大个子站在摊子前,听着别的摊贩吆喝,也“噢”地喊一嗓子:马甲,老爸的马甲……引来了许多赶集的人。那天,老马的生意特别好。

    下午,大个子要走了,老马把自己的宝贝棠梨木马扎送给了他,大个子抱住老马,说:老爸,我等你来玩。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马 扎>-: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