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 散

莫小米
一度,我离他们是那样地近。
某人晚上睡不着。某人的妈妈住院,焦头烂额。某人家里的保姆走了,束手无策。某女士的小孩得了国际大奖,领奖的时候,颁奖嘉宾怎么说,孩子怎么说,简直妙语连珠,引来周围叫好声一片。某男士不仅烧得一手好菜,还动脑筋觅得好食材,翠绿的、红亮的、金黄的菜肴,刚出锅我就闻得到香气。某人去了远方,日出日落……甚至一些失去联系多年的人,也冒了出来,嬉笑怒骂,活泼泼如在眼前。
可就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们一个个不见了,就像小时候藏猫猫,四处张望不见人影。虽然在形式上,我们仍然相互关注,但其实人已走远。
不是我们产生了什么分歧,更不是我欠谁钱了,也谈不上谁疏离了谁,只是一点点工具和技术的改变。一个游戏玩儿腻了,去玩另一个游戏。微博、微信,一字之差,交往的方式、圈子,就都变了。
追溯到10年前,一年轻人帮我在网上申请了MSN聊天工具,新鲜好奇得不得了,熟人朋友亲戚,同学同事老乡,都加入进来,有事无事打招呼发表情,分享这分享那,那样地欢喜。
后来就不行了,好像是系统不支持,任何与智能有关的产品都可以用这笼统的原因来应对。于是用上了QQ。这一转,MSN中的很多人就断了线,有的到今天都没有恢复,各自潜入人海不再交集。
再以前呢,电话,名片,我曾丢了一个名片夹,有些人的联系方式就再也找不回来,除非偶遇。
电话之前,是一个个门牌号码,那时的人,离得都不怎么远,一两个街区的朋友,我会走路去看他。需穿过半个城市的话,朋友会骑自行车来看我。
万一搬家,会告诉给重要的人,但不会告诉所有人。所以常有寻到门前却人去楼空的事情发生。张爱玲默默离开上海,她的弟弟走到门前,又转身离去那一幕,最是苍凉。
但无论用什么方式,先进还是落伍,方便还是笨拙,失去的都是可以失去的,真正重要的人,一定联系得上,哪怕上穷碧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