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官员”惊现赣榆 一人头戴六顶官帽

“最牛官员”惊现赣榆 一人头戴六顶官帽
最牛官员背后,是更为畸形的赣榆官场生态:三任县委书记 先后落马,而买官人员大多仍在任
|
|
徐永进涉案金额6000余万元。但徐永进受人关注的原因并不限于此,在最红火的人生阶段,他一人头戴6顶官帽,同时身兼了赣榆县商业局(商业总公司)、盐务局、经贸局、江苏天源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县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管理委员会等6个单位的一把手职务。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号称“史上最牛”的官员,他的所有职务全是通过“正当程序”得来的。
就在徐永进被判决后不久,他的顶头上司——原赣榆县县委书记孙荣章也因经济问题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还没有结束。此前,原连云港市副市长杨少华被江苏省纪委带走,随后被宣布“双规”。杨少华是孙荣章的前任。如果再加上早已被判刑的杨少华的前任——鹿崇友,那么10余年来,赣榆县接连三任县委书记“前赴后继”落马。
“抓了鹿(鹿崇友),跑了羊(杨少华),来个孙猴(孙荣章)更猖狂……”流传在赣榆县内的这一民谣,描述了当地官场的畸形生态。
徐永进在南京买的帝豪花园别墅
徐永进在南京买的万科金色家园房产
本版撰文 快报记者 王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一个“牛人”掌控六“衙门”
徐永进一直是赣榆官场颇具争议性的一个人物。就是在他落马之后,赣榆人对徐永进的评价也是说法不一。有人说他腐败无能,也有人说他在经营方面确实有一手。
徐永进是建国以来赣榆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数额最大的贪官。但徐永进的传奇不限于此,他最多时同时兼任赣榆县6个单位的一把手。6顶官帽子打造了徐永进的“黑金帝国”。
赣榆县一度盛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六个单位六个门,里里外外一个人”。这个人,指的就是头顶经贸局局长、盐务局局长等6顶官帽的徐永进。
徐永进的官场履历可谓一帆风顺。1964年出生的徐永进出身赣榆农村,考上大学,走出农门。最初在赣榆县水利局干会计,后调到县法院。初期,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1990年他被选拔到县委组织部,后来当上了副科长。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十年磨砺,2001年徐永进被提拔为赣榆县商业局局长。
位于赣榆县城华中路和黄海路的交界处,是赣榆当地最繁华的商贸区,有赣榆的“新街口”之称。现在走在这样的街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徐永进对它的贡献了。
8年前,徐永进刚刚走马上任,担任赣榆县商业局局长的时候,这条街道还都是满街的摊贩,国有商场生意清淡。新官上任的徐永进果断以租赁百货大楼的形式,引进了首家农工商超市,租赁五交化大楼引进文峰服饰广场,这两项改革不仅将老企业的资产盘活,而且改变了这一地段的面貌。
2003年3月,徐永进兼任赣榆县盐务局局长一职。徐永进任职盐务局局长的这段时间,许多员工至今仍说着这个人,“没有他,我们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一个盐务局的老职工这样告诉记者。
在徐永进之前,赣榆盐务局连年亏损,连工资都发不上了。上任后,徐永进立即发挥了他的经营特长,先是严厉打击贩卖私盐的行为,接着在赣榆全境设立了多个食盐专卖场所,用足了国家给予的食盐专营权,整顿了赣榆的整个市场。不到一年,盐务局的业务便蒸蒸日上,员工的福利也一下子提高不少。
但也有人对徐永进不屑一顾。近日,记者在赣榆县城采访时,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就向记者发着这样的牢骚:“感觉我们赣榆好像没有人似的。”一些官员说,“徐永进独霸了六个部门的一把手,让许多人眼红。”徐永进出事进去后,一下子解决了不少人的职务。
“我们不是因为徐永进进去后才落井下石。”一些官员向记者强调他们评价的客观性。在他们的眼里,徐永进基本是个不干活的人,“商贸局改制,许多人上访,他连人影都没有,失职!”
但无论评价如何,徐永进还是声望日隆,渐渐达到了他官场上的顶峰。
2003年,县级市的商业局撤销,变为商业总公司,徐永进自然过渡为商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而新设的经贸局涵盖商业局行政职能。徐永进在商业局的作为令人印象深刻,于是2004年7月他又兼任了赣榆县经贸局局长、党委书记。
这年12月,赣榆县经贸局组织成立江苏天源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江苏天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这董事长、总经理自然还是徐永进。
这还没完,2005年底,赣榆县成立县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管理委员会。徐永进是经贸局一把手,自然又当上了管理委员会主席。
如此这般,到2005年底,徐永进总共身兼6个单位的一把手,人生走到了巅峰。连徐永进自己都嚷嚷:赣榆县真正搞经济的就是我!
人生永远充满了变数,谁知,徐永进登顶没多久,就从峰顶跌到谷底。
贪欲膨胀,打造“黑金帝国”
徐永进是2006年12月26日被逮捕的。这样算来,担任六个局、部门和公司的一把手,徐永进整整做了一年。
从地图上来看,这六个部门分布在赣榆县城东南西北各个方位。这一年来,徐永进是如何用他的一己之力,牢牢掌控这六个“衙门”的?
别以为徐永进分身无术,放松了对下面的管理。在自己掌控的六个部门中,徐永进还是“一言九鼎”,大搞“一言堂”。所以,徐永进驾轻就熟的管理方式,至今还让一些赣榆官员称羡。
徐永进在这六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办公室,但这些办公室却常年空关着。在徐永进手下的一些人看来,“局长大人”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经贸局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处于基层的普通员工半年见不到徐永进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徐永进主要通过电话来遥控指挥下面的人,局里的会议他一般都不会参加,都是由分管的副职代劳。但如果他有什么指示,必须要贯彻到位,否则要追究下属的责任。
徐永进就是用这种“杀一儆百”的做法,树立自己的权威。许多人见不到他,便以为他在其他部门忙碌。其实,他就是利用这样的错觉,来做着自己的事情。
六个经济管理部门的一把手位置,为徐永进大肆敛财开辟了一条四通八达的通道,对于颇有经济眼光,会计出身,善于理财的徐永进来说,如此的权力,如此的便利,实在是想不贪也难!
其实早在徐永进当上了商业局局长时,就已经开始运作权力牟取私利了。
2002年底,赣榆县金达公司开发时代广场步行街工程,饮食服务公司也在拆迁之列。金达公司想将价值300万的房产置换给商业总公司,以此作为拆迁补偿。这事自然得商业公司总经理徐永进点头。乘人之危,徐开出了以优惠价购买一套步行街门面房的价码。金达公司哪敢得罪,一套价值40多万元的房产,20万就半卖半送给了徐永进。
单是收钱办事已满足不了徐永进的贪欲,一笔笔地受贿,要实现他自有一家大公司的目标实在太遥远,手中的权力让他盯上了公款。
2003年12月,五交化大楼拍卖,这是黄金地段的一处优质房产,每年单租金就能回收50多万。徐永进决定拍卖的目的,就是想一番运作后自己低价买下来。2004年1月2日,在徐永进的授意下,一家会计事务所对这座实际价值达500多万的大楼出具了资产仅为177万元的评估报告。徐永进立马安排亲戚李莲参加竞拍。不出3天,李莲中标,以220万元的价格买下大楼。一桩一手操控的买卖,徐永进一下子就贪污了282.2万元。
这番得手,更加刺激了徐永进用手中权杖拨开荆棘,在金钱道上狂奔。
徐永进的腐败再次升级,他的目标直逼自己旗下公司的巨款。
2005年4月,徐永进看到南京房产市场火爆,便想投机炒房。他看中了南京帝豪花园的一幢别墅,总价近700万元。
这钱怎么办?徐永进在金钱的运作上,充分体现了他的“天赋”。
徐永进安排天源担保公司财务从单位拨款810万元建立保证金账户,再用保证金作质押,委托连云港市金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赣榆县支行签订借款合同,以房地产项目开发名义贷到了700万元款项。徐永进又将这700万元在赣榆几家单位中转后,最终交付了购买帝豪花园的全部费用。
为了堵这个贷款窟窿,他又开始闪转腾挪。第一步,先让经贸局的业务单位大海藻公司贷款还了这笔钱。第二步,从商业总公司以借款形式拨出150万元,从省开发银行扶持资金中拨出450万元,这600万元划到了天源担保公司账上,再以借款形式给了大海藻公司。可实际上,是被徐永进拿来还了买房的债。
一来二去,扑朔迷离,总之,一套价值700万的豪宅,就这样到了徐永进的名下。然而,这个700万,只是徐永进一次小小的操练,是他侵吞公款的一次热身,真正的大手笔还在后面!
2005年11月,徐永进假借上海仟手公司(徐永进是幕后老板)的名义向连云港顺德生物公司投资300万元,此后,他见生物工程前景远大,就起了吞并顺德的心思。
2006年1月,徐永进挪用了1500万元对顺德公司增资扩股,这是国家开发银行对赣榆县的第一次借款。这次扩股使上海仟手公司成为顺德公司股东。而这笔资金用过后又被迅速打回赣榆。
亿万富翁梦
最终破灭
2006年4月,徐永进瞄准了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对赣榆县的第二次借款2500万元。这些资金本应用于支持赣榆县中小企业发展,徐永进却“瞒天过海”,把其中1370万元资金以发放贷款名义转至县里的7家企业账户后,全部转回天源担保公司。之后,将这1370万元,连同天源公司自有的630万元一并转至顺德公司。
这次资本运作使仟手公司成为顺德公司占股60%的控股股东。完成这一切操作后,2006年7月底,徐永进向组织部门正式递交了辞职报告。几番巧取豪夺,他拥有了几千万资产,他走出后台,正式现身亮相了。这时候,6顶官帽子已经不在他眼里,他的目标是身家过亿的真富豪,而那6顶官帽,只不过是他实现梦想的阶梯。
可惜,天网恢恢,正义必胜。不出几月,徐永进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2006年12月25日,连云港市检察院对徐永进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12月26日,徐永进因涉嫌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由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并将此案移交赣榆县检察院侦查。
经过一番艰苦的侦查工作后,2008年,检察机关对徐永进受贿、贪污、挪用公款大案进行公诉,指控徐永进在2002年初至2006年9月期间,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36.5万元、美金1800元,贪污款物322.3万元,挪用公款6020万元。
2009年1月9日,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以徐永进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15万元;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100万元;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并处没收财产115万元。
查明了案件事实,摸清了资金流向,检察机关对徐永进的贪污受贿所得目前已全部追缴,挪用的公款也已追回4235万元,其余部分正在进一步追缴之中。
不见阳光的权力
滋生“六顶官帽”
在徐永进最得意的时候,他的头上同时戴着“六顶官帽”,然而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得到职务的途径不合法。
“这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副院长刘小冰认为。刘小冰说:“从形式上看,由党委提名、组织部考查、人大通过任命的这些职务,并没有什么违反程序的地方,但在党委领导既然知道他已经有多项职务的时候,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增加呢?难道真的是他的才能已经无人可及了吗?”
透视“六顶官帽”的畸形官场生态,刘小冰认为,这是权力缺乏民主和公开导致的恶果。“在徐永进的身上,我们首先看到,权力被高度集中,这导致了‘合法’的任命。其次,权力的运行缺乏公开性。比如任命一个局长,仅仅在一个小圈子里由少数人征求意见,由于权力在封闭的状态下运作,这就不可避免带来负面结果。”
刘小冰说,官员的任免制度设计在宪法等法律法规中都已经存在,但是到了赣榆的官场上却大打折扣,沦为了形式主义。权力的非民主化和非公开化让整个赣榆官场走向了畸形。“依法行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社会和国家的监督,这样就不会再有第二个徐永进。”
“正常程序”
后面的非正常
一人身兼六个部门的一把手,实在是个奇观。这一奇观背后,有着一个极为畸形的赣榆官场背景:该县前后三任一把手书记都因腐败而倒台。而徐永进这个“怪胎”形成的背后,就有原赣榆县县委书记孙荣章。2001年徐永进被提拔为赣榆县商业局局长,而这一年,孙荣章也在赣榆风光上任,开始了他为期7年的县委书记生涯。
现在,好多人认为应把徐永进出事的责任归于孙荣章。但赣榆在任的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不得不承认,“当初任命徐永进的时候,都是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走的。”而据赣榆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官员回忆,每次任命徐永进之前,总是由孙荣章同意,然后经县委提名,再经组织部门考查。考查通过后,由县人大任命。
“孙荣章既是县委书记,又是县人大主任,所以,他想任命一个人,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这名官员分析说,在孙荣章的掌控下,所谓的组织部考查和人大监督,早已是流于形式了。
而孙荣章和徐永进之间的关系是尽人皆知的。检察机关在控制了徐永进之后,徐永进非常嚣张,“比我问题大的人多了,你们干嘛不去抓这些人。”他仗着有孙荣章撑腰,想对抗检察机关。但他并不知道,其实这时候的孙荣章也早已朝不保夕了。
赣榆官场生态
三任县委书记全军覆没
人心未稳的赣榆官场
孙荣章被江苏省纪委专案组“带走”的时候,赣榆县城一时鞭炮齐鸣,老百姓欢呼雀跃。
孙荣章被带走的时间是2008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八。当地的老百姓刚刚把为了过节准备的鞭炮放完,听说孙荣章出事后,有人又跑到店里去买了鞭炮,重新过了一回节日。
现在,孙荣章的问题已经尘埃落定。2009年5月,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孙荣章有期徒刑14年,他受贿的金额是381万余元。
但是,自从孙荣章出事后,赣榆县县委书记的位置一直悬空着。连云港市委曾经派了一个市领导过来,代理赣榆县委书记一职。2009年5月15日上午,孙荣章的前任——曾任赣榆县委书记的杨少华在连云港副市长的位置上被江苏省纪委双规后,这位代理县委书记又被调了回去,填补杨少华留下来的空缺。
现在,赣榆当地老百姓街谈巷议的是,他们的孙书记到底养了多少个情人。当地网络论坛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版本,真假莫辨。
对于赣榆的官场来说,人心也不稳定。因为孙荣章的卖官行为牵涉到了当地的很多官员。孙荣章在任的时候,有些官员为了能让这个县委书记安排一个好位置,纷纷送钱送物。据检察机关的资料证实,一个局长的位置,在孙荣章的手里,最贵卖到了两万元。而有些官员为了解决副处级或者想要进政府领导班子,也纷纷行贿。
虽然孙荣章已经判了刑,但有关部门是否会对这些依然在位的买官者继续追查下去,却是个未知数。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目前赣榆官场部分官员的真实心态。
一把手的荒唐情史
孙荣章还是一个情场老手,坊间流传他有多个情人,在随后的侦查中也得到了证实,其中两个情妇比较有名。一个是真名为李嘉却自称叫“李嘉欣”的“法籍女华人”,这个“李嘉欣”还为孙荣章生了一个孩子,为了报答自己的情妇,孙荣章违规操作,把多个工程送给“李嘉欣”承建。而孙荣章的案发,也和这些工程被举报有关。但让孙荣章苦恼的是,自己精明一世,竟然被这个女人骗了,原来她并不叫李嘉欣,也不是什么法籍华人。在后来的认罪材料中,孙荣章写道:“为了这个情人,我把党纪国法、家庭亲情、社会影响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全部抛到了一边。”
孙荣章的桃色新闻在赣榆县传得沸沸扬扬,他的亲属很为他着急,担心他把前途毁了。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不念我们夫妻情分,也要为这个家庭和儿子着想啊!妻子还经常收集一些报刊上登载的权色、权钱交易的案例材料,把它们放在床头让他看,但孙荣章却置之不理。
孙荣章的一个舅舅70多岁了,听说了孙荣章的生活作风问题,多次从盐城老家坐公共汽车到赣榆找他,说:“你是家族里最有出息的人,外面对你有些反映不太好,你千万要洁身自好啊!”孙荣章却把这些劝告当耳旁风,根本没有吸取教训。
2006年9月,孙荣章又结识了另一个情人,这名情人是北京一家电视台的女记者。这名记者来到赣榆采访,立即引起了孙荣章的注意。孙荣章破天荒全程陪同。但见多识广的女记者根本没把这个县委书记放在眼里,这让孙荣章有了征服的欲望。最终,在采访结束的最后一个晚上,这名女记者上了孙荣章的床。
两人确定情人关系后,孙荣章于2007年6月,向一个企业老总索贿100万,为这位女记者在北京购买了一套住房。后来,这名女记者在东海看中了一个价值15万余元的水晶工艺品,孙荣章也是二话不说,让企业埋单,直接把工艺品送到了北京。
三任书记全军覆没
很难想象,这个有着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的县委书记孙荣章,背后竟然干出如此荒唐的事情。但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10多年来,赣榆连续三任县委书记,最终都因经济问题落马。
赣榆,这个位于苏北的小县城,在2008年江苏各市区县级市GDP排名中,只排到了52位。而另外来自赣榆检察院的数据显示,该院自2008年以来,共查办贪污贿赂案件25件29人,均为5万元以上大案,查办科级干部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就在记者在赣榆调查期间,原赣榆县科技局局长成俊之因受贿、贪污罪名,被东海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但这样的“小官”落马,已经不是当地群众讨论的焦点。
买官人员
大多仍在任
调查表明,确有6名官员为获官位而向孙荣章行贿,这已被司法机关所核实。
●2005年初,赣榆县门河镇党委书记倪殿杰跟随孙荣章到韩国招商,在韩国某宾馆送给孙荣章美元1000元,表示希望调入县机关工作。2005年3月,经孙荣章同意、县委提名,倪殿杰被任命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2001年3月,孙荣章将谢士荣从赣榆县妇联副主席提拔担任赣榆县宋庄乡党委书记。2005年1月份,谢士荣借向孙荣章汇报工作之机,提出想回县城工作并送给孙荣章美元1000元。2005年3月份,经孙荣章同意、县委提名,谢士荣调任县总工会主席。2006年2月,又改任谢士荣为中共赣榆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2004年11月和2005年初,孙荣章分别在北京和自己的办公室,2次收受了赣榆青口镇镇长孙承敏送上的人民币共2万元。后孙荣章安排孙承敏当了赣榆县城管局局长。
●2004年底,赣榆县人事局局长鲁守洛和妻子郑彩梅到北京看望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孙荣章,向孙荣章提出在干部调整时请其给予关照,并送给孙荣章人民币5000元。2005年3月,县委调整干部时,孙荣章决定鲁守洛任人事局局长职位不变,将郑彩梅从工作压力较大的县计划生育局局长职位,调到县民政局任党组书记。
●2004年底,赣榆县城头镇党委书记金立谱到中央党校看望孙荣章,并送上人民币5000元。2006年2月,经孙荣章同意,县委提名,金立谱被任命为赣榆县教育局局长。
那么,在孙荣章已经沦为阶下囚之时,当初向他行贿买官的这6名官员现状如何?记者分别向他们所在单位的办公室拨打电话,发现大多仍然在任。
赣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人员说,倪殿杰目前还是单位的主任,并惊讶地表示,倪向孙荣章行贿“是不可能的事”。记者致电赣榆县政法委和教育局,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辙。
“郑彩梅于2006年退居二线,不再来上班,但仍在享受原先在任时的待遇。”赣榆民政局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据了解,郑彩梅退居二线和她的年龄有关,她丈夫鲁守洛于2008年初退居二线。
另外,记者致电赣榆城管局,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不过记者在赣榆县政府网站上看到,县城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上写着“孙承敏:负责全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