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省质监曝光一批问题月饼肉制品

省质监曝光一批问题月饼肉制品

作者:之坚 薛玲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09/9/28 7:04:21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随着国庆、中秋两大节日的临近,月饼、肉制品等传统食品的销售也进入了旺季,早在几个星期前,热情的读者就通过本报联合省质监局共同开展的“开门查质量”征询活动“点单”,希望质监部门查一查月饼等节日热销食品的质量。昨天,省质监局公布了抽查结果。

  【月饼糕点】

  两种月饼铝含量超标

  本次质监部门共在我省企业和市场上抽查了537批次月饼,合格率为92.2%。抽查中发现10种产品的微生物含量超标,其中滨海县陈涛乡玉民糕点食品厂2009年8月26日生产的500克/袋伍仁月饼的菌落总数含量超标10.7倍。抽查中还发现两种产品的铝含量超标,分别是:舟山市腾龙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8月3日生产的海之最牌海苔味苏式月饼,铝超标1.8倍;上海德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2009年8月10日生产的80克/袋绿茸苔菜月饼,铝超标两倍多。

  抽查中还发现1种产品的苯甲酸含量超标,为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双福斋蛋糕房2009年8月19日生产的散装广式肉松月饼,标准规定不得检出苯甲酸。此外还有30种产品的标签不合格,主要是没有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此次抽查的糕点合格率为89.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含量超标。其中南通麦克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8月20日生产的水晶糕,菌落总数超标24倍。还分别有两种产品的甜蜜素和糖精钠含量超标。而南京市江宁区康建食品厂2009年9月5日生产的香酥条,过氧化值超标1.6倍。

  【肉制品】

  违规添加硝酸盐

  本次抽查的385批次肉制品,合格率为92.2%。抽查中发现8种产品的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含量超标,亚硝酸盐的过量添加会使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对人体健康有害。其中靖江市新一食品厂2009年8月26日生产的新一牌450g/袋精制猪肉脯的亚硝酸盐达到12mg/kg,而标准规定不得使用。肉制品同样存在微生物含量超标的问题。其中丹阳市开发区桂花食品厂2009年8月18日生产的盐卤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含量分别超过标准规定的1.5倍、7.3倍。此外还发现部分产品过量添加山梨酸,水分含量超标等问题。

  【白酒】

  为口感故意添加了糖精钠

  本次抽查了334批次白酒产品,合格316批次,合格率为94.6%。6种产品检出了糖精钠,而国家规定白酒中不得添加糖精钠等非发酵物质,这主要是企业为了追求白酒的口感而故意添加的。此外还发现9种产品的标签不合格,如没有标注生产日期、厂家地址等,除了一部分生产企业不了解标签标准外,也有的企业是故意误导消费者。

  【蜜饯水果制品】

  过量或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蜜饯及水果制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量或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抽查中发现两种产品的苯甲酸含量超标,有1种产品在产品中违规使用了安赛蜜。此外还有1种产品的微生物含量超标,南京梅之王果业有限公司2009年7月21日生产的群力牌青青脆梅,菌落总数和霉菌含量分别超过标准规定的670倍和4600倍。

  乳制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灌云县东农乳业有限公司2009年7月15日生产的200克/瓶酸牛奶,酵母含量超过标准规定的10倍。此外还有部分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达不到标准要求。有3种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主要是因为奶牛饮用了受污染的地下水。

  【水产加工品】

  铝含量、水分含量超标

  本次抽查的水产加工品合格率为89%。抽查中发现4种产品的铝含量超标,南京孔发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7月20日生产的散装紫菜,南京三企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7月20日生产的100g/袋的三企牌紫菜,以及南京福满林工贸有限公司2009年6月18日生产的250g/袋的森润牌紫菜的铝含量分别超标6.9倍、7.7倍、23倍。

  此外还有5种产品的水分含量超标,两种产品的微生物含量超标。其中盐城市海苑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7月16日生产的200克/袋的海苑牌海蜇丝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含量分别超过标准规定的7.8倍、7.7倍。

  【处理措施】

  针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质监部门已经要求不合格企业立即停止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确保消费安全。此外,各地质监部门还将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违规或超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之坚 薛玲

  ●相关新闻>>

  学生用品抽查 校服质量最差

  由本报联合省质监局共同开展的“开门查质量”活动中,不少读者“点名”要看看文具、校服等学生用品的质量如何。昨天,省质监局公布了学生用品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其中抽查的学生文具、期刊、教科书等3类产品质量较好,合格率都达到了100%,而校服的合格率仅为75.4%,存在较多质量问题。

  【校服】

  标注含棉65±5%结果却不含

  此次共抽查了69批次学生服,合格率仅为75.4%,较上年度抽查合格率更是下降了10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波动较大。质监工作人员介绍,抽查中发现7种产品的纤维含量不符合明示指标,如盐城市盐都区教育服装厂2009年6月生产的110/32学生服,标注含棉(65±5)%,而检验结果却不含棉;东台市新世纪服饰厂2009年9月生产的140/45学生服,标注纤维含量为粘胶(35±5)%、涤(65±5)%,而检测结果却是含涤100%。此外还有13种产品的标识不合格,如没有检验合格证明,没有成分含量等。

  【床上用品】

  洗后缩水长度不达标

  本次质监部门还抽查了91批次的学生公寓床上用品,平均合格率为91.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洗后缩水长度达不到标准要求。质监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造成该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织物在生产过程中被过分拉伸,而在制作过程又没有放足尺寸,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使用。抽查中还发现阜宁县兴达日用品厂2009年5月生产的、200cm×110cm床单PH值为9.2,远远高于标准规定的上限值7.5,该产品缩后长度以及产品标签也都不符合标准要求。pH值过高将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刺激。

  【眼镜】

  没加抗紫外线添加剂

  每年开学前后也是学生配镜的高峰期,此次抽查的1098批次眼镜中,合格率为89.9%。不合格的产品中有37种产品的紫外线透射比项目不合格,这主要是眼镜镜片中没有添加抗紫外线添加剂,如果佩戴这样的眼镜,极易造成眼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的伤害。佩戴眼镜本是为了看得更清楚,但如果眼镜片的度数不过关,人为减轻或加大了眼镜度数,则将导致视物不清,而且容易产生视疲劳。本次抽查中就发现有23种眼镜的眼镜片度数偏差较大。此外还有9种产品的光学中心偏差不合格,4种产品的柱镜轴位偏差不合格,佩戴者易出现重影、变形等现象。

  针对本次抽查中涉及安全、卫生等强制性标准规定项目不合格的产品,质监部门将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并严肃查处。涉及一般项目不合格的产品,将督促企业针对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

  【文具】

  没有查出超标有害物

  此次质监部门共在我省市场上抽查学生文具产品71批次,抽查的产品包括修正液、胶水、油画棒、笔袋、学生作业本等,合格率都为100%。质监工作人员介绍,抽查产品的重金属、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均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限量值,质量状况整体较好,学生、家长可在正规市场放心选购。     之坚 薛玲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省质监曝光一批问题月饼肉制品>-: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