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讲“依法治国” 就应拒绝一切法外施恩

讲“依法治国” 就应拒绝一切法外施恩

作者:殷国安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09/10/10 7:03:12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四川省新津县华润学校原校长田蓉,十多年来借款集资用于学校发展,近日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起诉。71.2%接受调查的网民认为,应该“法外施恩”(10月9日《中国青年报》)。

  我觉得这个调查题目本身就有一个“圈套”。当你问是否应该“法外施恩”,自然会产生以上的两派之争。如果换个问题,问该不该“从宽处理”,则双方的观点就会一致起来的。即使那七成以上主张“法外施恩”的人,其真实的意思可能也是赞成宽大处理。事实上,主张法外施恩的那些理由更应该是从宽处理的理由。但一变成“法外施恩”就不同了,好像现行法律就是再宽大,也不足以实现正义,因此要越到“法外”,要突破现行法律了。我觉得第一步,我们还是应该研究在法律之内的宽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应该完全能够合情合理地处置田蓉的问题。

  那么,该案要不要突破刑法的规定,到法外寻求正义?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一方面,从法律本身研究,它有没有漏洞。具体说,刑法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和量刑有没有问题;另一方面,从田蓉案本身的实际看,是不是已经超越了刑法的规定。如果结论证明,面对田蓉案,刑法确实暴露了本来固有的不适应,需要法外施恩,则说明了刑法需要修改和完善,就不是一个田蓉需要法外施恩的问题了。

  不过,我要说的是,即使真的证明了刑法需要修改,那也得经过一定的程序。在全国人大未修改刑法之前,我们还只能按照刑法原有的规定办事。这就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含义。田蓉案可以在法内从宽处理,绝对不可以突破法律而法外施恩。所以,依法治国就应拒绝法外施恩。并且,这不仅是指田蓉案,而应该是一切案件都应该遵循的一个法治基本原则——这正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题中应有之义。(江苏 殷国安)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讲“依法治国” 就应拒绝一切法外施恩>-: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