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搭车“奇遇”骗晕女大学生

搭车“奇遇”骗晕女大学生

作者:焦哲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09/10/27 6:42:43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一个黑车“司机”、一个“乘客”和一个跛子3人结伙骗遍全国
搭车“奇遇”骗晕女大学生

  假装可怜行骗

  南京某高校的女大学生小王前不久在桥北客运站等公交车去市区。可是人太多了,怎么也挤不上去。这时,一个小伙上来搭讪,称也要去市区同一个地方。“我们一起找个车子,车费平摊,你看怎么样?”两人上了一辆“黑车”,这时一名跛脚男急匆匆赶到,称自己手机丢了,听人说好像是被车上人拾走了。车上的小伙和司机赶紧将自己的东西掏出来,证明“清白”,小王也不敢让人觉得自己有嫌疑。于是将行李翻开,不料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及手机就此被调了包。

  3个骗子驾车全国流窜

  今年8月底,南京泰山新村派出所连续接到女性群众报案,反映的都是同样案情。“那个说丢东西的男的是个瘸子,我看他蛮可怜的,和我一起坐车的人又先把东西掏出来让他检查,我不让他看都不好意思。”受害人反映,男子“检查行李”后随即要求司机和乘客陪他去派出所报案,但自己身上带着很多行李就没有去,等到再次打开时,才发现里面值钱的东西已经被报纸等物调了包。

  警方调查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失主”的报警记录。而“黑车司机”、“搭讪人”、“失主”只是三个骗子各自扮演的角色。警方成立了便衣队展开调查,可接下来的时间里,这类警情并没有发生。今年9月中旬的一天,办案民警从扬州警方发现一条信息,当地某派出所查获了一辆挂着假牌照的黑色桑塔纳轿车,三名男子随车携带有“索尼”笔记本电脑及“诺基亚”手机等物,而这些东西正是浦口警方在网上登记的赃物。民警随即将三名犯罪嫌疑人押回南京进行审查。

  三个人分别叫田亮、吴锋和陈铎,都是重庆巫溪人。他们交待,今年8月在外地购买了一辆二手黑色普桑轿车后便一路南下分别窜至南京、南通、苏州、扬州等地实施诈骗。田亮今年40岁,是该团伙的“带头大哥”,由于其儿时得过小儿麻痹症,脚有些跛,容易博得人们的同情,于是他就利用自己的“可怜相”扮演“失主”;吴锋会驾车,扮演“黑车司机”;陈铎年轻,长得体面,就扮演“搭讪人”。8月底在南京作案两起后3人又往外地流窜作案。

  赃物销不掉,偷偷寄回家

  经警方审查,“大哥”田亮自定规矩:行骗得手后的现金当即三人平分,对手机和电脑等物品由田亮支配,而对一些黄金等贵重饰品则直接交由田亮处理。由于江苏警方对二手物品市场管控严格,以致在南京骗到的手机和电脑等物一直无法销赃,又舍不得扔掉便一直放在车上。

  田亮交待,自己瞒着另两同伙悄悄将这些贵重饰品全部寄回重庆老家交给自己妻子了。之前不愿交待是怕另两个同伙说自己不仗义私藏赃物,坏了道上规矩。田妻对民警说,她不知道这些贵重饰品都是丈夫骗来的,一直还以为是老公有出息,打工挣来的。

  目前,三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现已查明3人共在省内扬州、苏州、南京等地作案10起,涉案数额数十万元。南京警方已向案犯可能作案的安徽、湖南等4个省10市公安部门发出了协查函,此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不能图省事乘坐“黑车”,安全得不到保证还易助长犯罪行为的发生;一人出行,要看管好行李物品,不要显富;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搭讪”,更不要有想占小便宜的想法;遇到陌生人以任何理由提出的不适当或不合理的要求,要拒绝或向警方巡逻民警求助,也可直接报警。(文中犯罪嫌疑人均系化名)

  通讯员 王强 本报记者 焦哲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搭车“奇遇”骗晕女大学生>-: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