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南京妈妈感动 活下去,我的女孩!

●我们为南京妈妈感动●我们为盱眙女孩流泪●我们为留住她拼一回
活下去,我的女孩!
![]() |
省军区战士娄成哲将平生买的第一束鲜花,送给孙梦玲,并塞给她2000元。 |
南京妈妈 一位清贫的工薪族 她实在太不容易
南京妈妈究竟是谁?我们都没有见过。
昨天中午,记者好不容易打通南京妈妈张丽娟女士的电话。她告诉记者,昨天是她电话最多的一天。一大早,就有不少朋友打电话问她报纸上写的“张丽娟”是不是她。刚开始,她一直避而不答;但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把这个秘密告诉几位最要好的朋友,因为她觉得不应该谢绝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其实,我从资助小梦玲到现在,都没有想过要让大家知道。我在病房里面也跟小梦玲的父母讲,以后康复了,也不要每年都来看我。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张丽娟一再向记者表示不想接受采访。
她的同事兼好友缪小姐告诉记者,张丽娟是一个性格比较内敛沉稳的人,张扬这类词都与她不沾边。她们几个好朋友也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持好友张丽娟,支持孙梦玲。
几年来,张丽娟和孙梦玲的关系已经并非仅仅是金钱上的资助那么简单了,两人之间更有母女一般的情谊。这些年来,张丽娟虽然嘴上不提,但心中总是牵挂着小梦玲。缪小姐透露,在刚得知孙梦玲病情的那段时间,张丽娟情绪比较低落,很着急——坦白说,作为一个收入并不高的工薪阶层,把薪水用在一个非亲非故的孩子身上,实在不容易。
盱眙爸爸 砍下家中最后三棵树 卖了650元救女儿
昨天,南京妈妈的故事在女孩家乡盱眙引起巨大的反响。盱眙慈善部门、红十字会、孩子的母校——盱眙中学都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在此之前,孙梦玲的母校盱眙中学的师生们已经筹集了2万元善款。此次,盱眙中学的教师积极带头,全校师生又筹集善款5800元。
昨天傍晚,接到当地各方捐助的孙父,在寒冷的细雨中回到了家中。
30万!女儿的治疗费对他来说是太过庞大的数字。傍晚,他围着自家破旧不堪的房屋转了一圈,砍了屋后最后的三棵树,卖了650元。今天,他将把钱带来南京,开始孩子新的疗程诊治。
战士哥哥 平生第一次送花 愿接受配体检查
昨天,许多热心人士看到本报的报道后,自发来到军区总院十二楼的血液科,带来了钱物表达他们的一份爱心。不少市民与小梦玲交谈后,留下现金便径直离开了,始终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
昨天傍晚,记者赶到小梦玲的病房,床头最显眼的是一束鲜花——这是省军区政治部的青年战士娄成哲送来的,还送来了2000元的爱心捐款。
战士小娄也是盱眙人,一直比较关注报纸上有关家乡盱眙的消息。昨天看到了同乡孙梦玲的不幸故事,于是请假准备去医院。娄成哲的班长还发动战友们给孙梦玲买了水果;娄成哲也特地去花店买了一束鲜花——这也是这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长这么大第一次送花给人。
病房中,看到戴着口罩的孙梦玲仍然坚强,眼中满是对生命的渴望,娄成哲心中既钦佩又不忍,当下就向孙梦玲的父母表示,如果他们不嫌弃愿意做小梦玲的哥哥;如果有需要,请随时安排他到医院来接受活体配体检查。
对话医生 移植造血干细胞 女孩生存概率可能增加三倍
昨天,记者在南京军区总院的血液科,找到了盱眙女孩孙梦玲的主治医生刘海宁。刘医生介绍,今年9月30日,孙梦玲被诊断为淋巴系统肿瘤,随后进行了放化疗,从现阶段来看,恢复情况良好。
刘海宁医生称,这种病预后性比较差,也就是说比较难以预测后续发展情况。化疗仅有10%到20%的长期生存的概率。如果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存活率可以提高到40%到60%。也就是说,如果孙梦玲能找到配体,并进行成功的移植,生存希望将提高三倍。但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找到合适的配体,现在已经有与孙梦玲有血缘关系的男士来到医院,正在进行配体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匹配度达到要求,就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是术后需要很大一笔费用,毕竟每次的放疗等一系列费用需要两万元。记者反复追问到底需要多少钱。刘医生回答估计需要30万元。
●爱心热线
话筒那头 百位读者的爱 话筒这头 我们泪流满面
到昨晚11时止,本报开辟的爱心热线“025-96096”接到1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读者打来的电话,有表示愿捐款上万的热心人,有把买玩具钱省下来的小妹妹,也有把零花钱捐出来的小伙子,大家和南京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帮助女孩孙梦玲活下去。
苏州读者周鹏31岁,是在从南京回昆山的列车上通过本报看到盱眙女孩和南京妈妈的事迹的。周鹏原本是盐城人,毕业后一直在苏州做生意,汶川地震时他也曾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心意。看完报道后的周鹏十分难过。他称,从年龄上自己可以说是孙梦玲的大哥哥了,愿捐2000元给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妹妹,希望她早日康复,重回校园。
扬州读者李平,25岁,是扬州宝应一家饭店的厨师。昨天上班之前,他像往常一样在报刊亭买了一份扬子晚报,随即被报纸上的标题所吸引,翻到A4版仔细阅读起来。这个心地善良的小伙子,平时在路上遇到卖艺的小朋友,都会把口袋里的零钱奉献出来。如今看到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女孩接二连三地遭遇不幸,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尽管薪水不高,但李平当下就决定捐出100元钱,略尽一点绵薄之力。
当记者拨通泰州读者吴儒璇家的电话进行回访时,吴女士说这是在她女儿的要求下捐款的。原来,吴女士原先并不知情,还是今年才8岁的女儿告诉她这个故事的。吴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从爷爷家里拿了张报纸回来,一进门就拉着吴女士不放,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这个小姐姐太可怜了。妈妈,我不买玩具了,把我买玩具的钱捐给小姐姐看病吧。”
接着读者的电话,本报热线中心员工一次次被感动。这些电话除了本省的,还有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安徽等地打来的。上海一高校的张老师来电称,南京妈妈将无私的爱撒向贫困人家的孩子,让人感动;他作为一名高校的老师,多么希望孩子能回到学校。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捐几万元给孩子治病,祝愿孩子能及时得到救治。
爱心榜(一)
孙先生 南京 1200元
娄成哲 部队 2000元
薛女士 南京 200元
李维鹏 南京 300元
孙开付 盐城 300元
周恒峰 镇江 300元
陈秀英 淮安 1000元
胡永新 上海 500元
曹素萍 南京 200元
周鹏 苏州 2000元
叶荣贵 凤阳 100元
马先生 泰州 500元
苏女士 南京 1000元
李平 扬州 100元
蒋先生 南京 300元
备注: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能为孙梦玲提供帮助,请拨打本报爱心热线025-96096,款项请通过邮局汇至“南京市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6楼扬子晚报 吴俊(转)”,并注明“救助孙梦玲爱心款”,邮编210005。让我们一起,救助孙梦玲,祝福孙梦玲,谢谢!
本版图文:刘仕霞 吴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