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妈妈”自编童话走红网络

关键词:茄妈 童话 绿番茄
上海,有一位“番茄妈妈”,从2001年怀孕到现在,在网上记了8年日记,字数累计百万以上。她先后将日记贴于“摇篮”、“篱笆”等育儿论坛,每写一篇都会引起热烈跟帖和转载。“番茄妈妈”因此拥有大量“粉丝”,网友们亲切地叫她“茄妈”。
“番茄妈妈”许铭,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番茄”是她7岁儿子的昵称。作为母亲,坚持写8年日记实属不易,用许铭的话来说:“‘番茄故事’既是儿子的成长史,也是自己的成长史。”
摇篮网上的巧克力城堡B座2597号,是许铭为儿子建立的小“家”,她所有的日记都收藏在此。
“最初在网上写日记,纯粹是好玩。”2001年,许铭怀孕期间,写了几篇小故事贴在摇篮网——
“产检B超,我看见黑乎乎的屏幕上只有一个圆圆的影子,很模糊,这就是我的孩子吗?老公急切地问情况,我扬扬单子:‘他就像一只小番茄’。”
怀孕时的“小试牛刀”让许铭“一炮而红”。平凡的记录和清新的笔调,使一些准妈妈认识了“番茄妈妈”,而真正让茄妈“大红大紫”的是她自编自写的童话。
儿子刚进幼儿园时,许铭发现他似乎有点“暴力倾向”:什么东西到他手上都变成了“武器”,头上还不时冒出打架留下的伤疤。原来“小番茄”迷上了“奥特曼”动画片,一天到晚要打“怪兽”。为了不让儿子对奥特曼“过分崇拜”,许铭自己写起了童话。“小番茄”听了以后连连说:“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许铭说,童话成功实现了对奥特曼的“和平演变”。
主人公为“绿番茄”的系列童话贴上网后,更是引起关注,每篇都有上千的点击率。在学前教育网上,还专门开辟了“番茄故事”专栏。“呆呆出逃记”、“给月亮减减肥”……光听名字,就颇有童趣。童话故事不少取材于孩子的生活点滴,再加入一些想像和夸张。一位妈妈说:“以前说故事不是龟兔赛跑,就是孔融让梨,妈妈自己写童话故事,确实很有新意。”已有好几家上海和外地的儿童杂志社找上许铭,约她写童话。
每天晚上九点,待孩子睡后,许铭会坐在电脑前“敲”下一篇篇“番茄故事”。“番茄妈妈”会一直写下去,她说:“我相信,所有的坚持都会有所回报,记录下的一切,属于孩子,也属于自己,我们生命的交集被忠实记录,或多或少留在许多素不相识人的记忆里,成为一种快乐默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