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穷日子”难证廉,“富日子”难证贪

“穷日子”难证廉,“富日子”难证贪

作者:石子砚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0/1/20 6:29:50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湖南邵阳市城步县原县委书记吴艺珍去年涉嫌渎职和受贿落马,近日其女儿吴芳宜开博撰写多篇日志为父亲辩护,称父亲为官清廉,乃官场“刘罗锅”,并在网上大晒家底,以爷爷奶奶仍在打工住陋房来证明父亲的清白(今日本报A21版)。

 吴芳宜的逻辑是:权力会让人腐败并过上富日子,不腐败就得过穷日子。我家过着穷日子,所以,我家没有腐败。

 但事实上这个逻辑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排除吴芳宜的父亲确实可能因为权力的争斗而“冤枉”,其父确实是官场“刘罗锅”的可能性。但是同时,我们也确实可以罗列出很多过穷日子的“巨贪”,来轻而易举地击碎吴芳宜为父辩护的脆弱的逻辑支点。比如,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前科技局长院保卫,平时生活节俭而低调,抽烟只抽两三元一包的。家里摆设简单,鲜见奢侈品。因为搬家时的“疏忽”,两张47万元的存款单让拆房民工意外发现,一查其竟是涉案400多万元的一条大鱼。受贿47万的武汉市政建设管理局“廉政局长”明九斤,穿廉价的衣服,袜子上还有窟窿;弟弟拉人力三轮车,妹妹帮人守摊。

 类似这样的“贪官装穷”的经典故事,我们还可以列举出一打多。所以,落马县委书记女儿开博替父“喊冤”,虽然其情也真,其意也切,但是却并没有十足的说服力。因为太多的鲜活事例已经一再证明,官员过穷日子就清廉,过富日子就贪污的逻辑并不能成立。所以,公众如果想站在这个逻辑和支点上来展开公共辩论,一方说清白,一方说冤枉,只能是一场口水之争。

 有很多网友站在吴芳宜的立场上,这说明以穷日子富日子来划分腐败与否观念已经被很多人认同。在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也的确是很多腐败的人都过上了“富日子”,而清正廉洁或者手中没有权力的人,只能过“穷日子”,这种现象越普遍,以穷日子富日子来划分腐败与否的社会认同就越强。落马县委书记女儿开博替父“喊冤”,可以说就是这种社会认同感之下的一个产物。

 这说明什么?说明腐败与否在民众的意识之中已经丧失了清晰的界限、原则和标准。一旦如此,那么“腐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逻辑就会更加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这种观念其实非常有害。表面和真相一旦区分不清,后果可想而知。

 以穷日子富日子来划分腐败,能够有多大的社会认同,取决于制度性反腐的力度有多大、效力有多少,认同感有多高。两者此消彼长。如果制度不能辨别腐败,那么似乎也只能用肉眼所见的“穷日子富日子”去辨别,这样制度性的反腐会变得异常艰难——我们可能冤枉很多过富日子的“刘罗锅”,更可能忽视了更多“装穷”的巨贪。   (山东 石子砚)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穷日子”难证廉,“富日子”难证贪>-: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