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清贫”
作者:佚名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0/1/20 6:36:39

“家徒四壁,两袖清风”。这是对清官的经典描述。清贫清贫,因为“清”才“贫”,“贫”能证明“清”,这个观念不仅来自现实经验,更来自流传千年的文化观念:君子者,安于贫而乐于道。你不能说这个观念是错的,我们曾经有过一段物资匮乏的历史,有一大批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清贫干部。
但社会发展的速度,一般来说都要比观念的更新快。新加坡的高薪养廉给了我们巨大的震动,而一批葛朗台式的贪官更是颠覆了“清贫”的传统:我们身边的那位原苏州市吴县市渔政管理站阳澄湖分站站长李永元,敛财300多万,生活十分简朴,常年泡饭加酱菜。可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翻看存折,享受钱不断递增的快感。
腐败的概念其实是很通俗很清晰的,该你拿的钱,拿再多也不是腐败,不该你拿的钱,拿了一分也是腐败。当一个落马书记的女儿以“家住陋室”的理由来为父亲喊冤时,有很多人相信了——当腐败成了表象化的东西,当腐败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当腐败成了简单的“贫富两分法”的时候,这是不是制度的失败?这是不是对清廉者的不公?这又会不会给贪官们以掩护劣迹的巨大启迪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