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愿南京行“政府出钱买免费”之先

愿南京行“政府出钱买免费”之先

作者:肖余恨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0/1/23 8:58:19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据《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南京市副市长陆冰在两会上谨慎但明确地透露,南京正在协调有关方面,可能对过江隧道实行免费放行,甚至有可能回购二桥、三桥的经营权,也将免费。 

 南京,龙蟠虎踞。一江之隔,分成江南江北。这些年,南京经济飞速发展,位于城南的江宁,这几年也是日新月异,和河西、仙林,都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副中心,一是分散了城市中心的压力,二是拓展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但江北,因为长江阻隔的原因,发展一直受限,不客气地说已经拖了南京发展的后腿。长江上虽然也建了几座大桥,但二桥和三桥因为较远,并且收费,所以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固然起到了一定的分流的作用,但并不明显,大桥堵塞依然,给江北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严重制约了江北的发展。因此,呼吁二桥、三桥免费,特别是新开通的纬七路过江隧道免费,成为舆论的最强音。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来,各地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城建,加快了开发的步伐,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就南京而言,二桥、三桥包括纬七路以及即将开建的纬三路过江隧道都是如此。在政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本,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但是,社会资本是作为投资进入城建的,既然是投资,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收费还贷,通过通行费来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回报,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如果仅仅是像外地车辆过境,偶尔交一下,也无不可,但如果常态化地每天都要交费,那必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人们自然选择规避。结果,免费的大桥一直难以畅通,二桥、三桥却严重吃不饱,导致事实上的资源浪费。更为可惜的是,因为拥堵,不仅居民们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对江北来说,也对发展形成了掣肘,使得南京的整体发展受限,难以迅速腾飞。

 对纬七路过江隧道,媒体曾报道说,江北浦口准备买断经营权,实行免费通行,这可以看出江北地区发展的困境和迫不得已的理性选择,但这一报道,不久即被“辟谣”。我想这倒不一定真是“辟谣”,更接近常理的推断是,背后有激烈的利益博弈。别的不说,因为过江隧道免费,二桥、三桥的投资方利益受损,自然要进行干预。

 正因为如此,南京市副市长陆冰“回购二桥、三桥的经营权以促成免费”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信息,一旦成为事实的话,那南京将在全国带了一个好头:政府出钱,为市民买方便,将通行权实实在在地还给消费者,还给纳税人——这不仅是姿态,更是“政府责任”的应有之义。

 这个做法如果实现,不仅民众欢欣,政府也将实在受益:正如陆副市长所言,如果从局部来说,过江通道免费,政府负担会加重,但如果从整体来看,从可持续发展来看,过江通道免费,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一是政府形象获得巨大加分,二是市民普遍获益,三是江北经济将会腾飞,四是因为江北土地增值、投资价值提升,会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收益,五是因为江北事实上的房价洼地,因为过江通道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平衡房价,对稳定房价作出贡献。至于回购投资方的经营权,因为有合同保障,并不会成为什么难题。对这样一个多赢的局面,有民意支持,有科学依据,就需要政府的智慧和决心来实行了。

 更有意义的是,在许多地方政府,因为片面维护投资方利益,而导致民怨沸腾的时候,南京果断出手,保护民生,则会给南京政府带来极大的声誉,增加政府与市民的互信,在客观上,也会刺激别的地方仿效,至少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与免费等民生工程背道而驰的行为不敢那么嚣张,这一隐性的道义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因此,我希望南京的这一动议,经过调研之后,能够尽快形成事实,在给南京本地经济发展松绑、插上腾飞的翅膀的同时,也为全国带一个好头,引领风气之先,全面刷新形象,为一味依赖市场、依赖引资建设公共事业的做法进行纠偏。

 (江苏 肖余恨)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愿南京行“政府出钱买免费”之先>-: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