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民工子弟学校八成倒在办学条件上

民工子弟学校八成倒在办学条件上

作者:谷岳飞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0/9/4 12:28:56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民工子弟教育鼻祖”凤良山:民工子弟学校八成倒在办学条件上

 每当看见有民工子弟小学关门的消息,凤良山都是一阵心疼。这位安徽人有“民工子弟教育鼻祖”之称,他在1993年创办了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昨日,凤良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办学条件堪称民工子弟学校的“癌症”,每所学校都得面对,但却无法治愈。过去17年间,凤良山在沪、苏、浙、皖等地创办了22所学校,但如今只剩下了5所,关门的学校多半就是办学条件不符。

 办了22所学校关了17所

 1993年7月之前,凤良山是安徽六安市一名小学教师,当年因难忍失子之痛,凤良山弃教出门打工,成为上海浦东万千建筑工人中的一员。42天苦力活之后,不少老乡纷纷劝其不如办个学校——他们的孩子基本上辍学在家。

 于是1993年9月1日,凤良山在上海宝山区一个垃圾堆上,创办了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学校当时一共有28名学生,分成两个年级,教室是凤良山在垃圾堆上搭建的两个棚子。

 学校受欢迎的热烈程度让凤良山始料未及,第二年学生人数便超过200人,而第三年,学生已激增至四五百人。“不得已”之下,1997年,凤良山租下了一座6层高的大楼作为校舍,校名也改为时髦的“民工子弟希望学校”。至此,凤良山颇为得意的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初具规模。

 遗憾的是,如今这所具有历史意义的民工子弟学校已经难寻踪迹——高峰时期,凤良山在上海创办了7所民工子弟学校,但先后因为办学条件不达标和找不到校舍而不得不关闭,最后一所学校也是勉强维持,但仅仅是“苟延残喘”,至2005年也不得不关闭。之后,凤良山不得不伤心地离开上海。

 凤良山告诉记者,1993年后,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他先后创办了22所民工子弟学校,培养了数万名民工子弟。而如今,留下来的学校只有5所,17年时间,他亲手关掉了自己的17所学校,基本上是每年关一所。

 学校有随时倒闭的可能

 在南京,凤良山也曾经有过3所学校。2000年,在下关区、建邺区和雨花台区,他一口气创办了三所民工子弟小学,如今也只剩下了在雨花台区西善桥的建宁小学,另两所学校在2005年和去年上半年时先后关闭。

 “几乎每所民工子弟学校都有随时倒闭的可能”,十多年的民工子弟办学经历,个中辛酸凤良山可谓体会最深。他表示,从一开始他就面临校舍和办学条件的问题,而如今虽然17年过去了,所有的民工子弟学校校长还在为此而“斗争”。

 另一位曾经在南京创办民工子弟学校的人士也是同样感受,3年前他在下关的一所民工子弟小学也是因为办学条件的原因而关闭。这位人士介绍,除了正常的办学之外,每年他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和教育局的沟通上,因为民工子弟学校一出身就先天不足,只要正经八百的一查,八成办学条件都不符。

 “要是有能力达到办学条件,我们又何必办民工子弟学校啊?”这位人士告诉记者,教育局要求办学条件必须达标,但是我们自身的能力又很难达标,而学校不管怎样还是要办下去,“几年下来人就身心俱疲”。

 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

 9月1日,凤良山的5所学校开学,几乎每所学校都是爆满,虽然有相关政策规定,90%以上的民工子弟要靠公办学校来消化,民工子弟学校作为补充,但民工家长们还是将孩子送到了他的民工子弟学校。

 “虽然有教育局指定,但有的公办学校一个民工子弟都不收”,凤良山介绍。因为民工子弟“难教难管”,几乎没有一所公办学校愿意接受民工子弟;而且,民工子弟要进入公办学校,条件非常严格,很多民工子弟家庭都达不到。比如说,要求家长在所在地要有工作,家庭需提供生育证明等等。

 “即使愿意收的公办学校,家长们也会遭遇到很多问题”,凤良山介绍,有家长就告诉他,虽然国家禁止公办学校收取赞助费,但一些学校也会想出“买电脑”、“床位费”等招数,要求家长交钱。民工家长的负担反而加重,因而他们还是会选择民工子弟学校。

 “一方面是办学条件必须达标的规定,一方面是民工子弟强烈的需求”,这样的尴尬始终伴随民工子弟学校,至今仍无解决良方。2005年,凤良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工子弟学校终将消失,昨日凤良山依然如此肯定,但他同时加上了一句话:“从目前现实来看,民工子弟学校近几年内仍会继续存在。”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民工子弟学校八成倒在办学条件上>-: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