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贿了”系列网站均未备案 不具备合法身份

“我行贿了”系列网站均未备案 不具备合法身份
受印度网站“我行贿了”的启发,国内近期突现多家以“行贿”、“贿赂”为关键词的民间反腐网站。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六七家类似网站,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不过,目前这些网站都尚未完成备案而不具备合法身份,有站长表示由于担心安全等问题而不敢去备案,而另外一些站长则表示目前正在备案中,但不知能否通过。
■民间反腐网站多数为匿名举报
6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两名印度“海归”人员建立了一个名为“我行贿了”的网站,方便民众将生活中被索贿的故事揭露出来,印度交通部长成为该网站粉丝,并根据网站上揭露的腐败问题处罚了20余名手下。
之后从6月9日起,国内相继出现了多家效仿的网站,如“我行贿了”、“我行贿啦”、“我贿赂了”等,而经过媒体的一轮报道之后,又相继出现了“我行贿”、“中国反行贿联盟”等多家类似网站。此外,一些主打民生的网络论坛也纷纷出现了以“我行贿了”为题的栏目,吸引网民曝光自己的行贿内幕。
昨日,记者登录多家民间反腐网站发现,网站上多数都为匿名举报腐败行为,也有一些实名举报的网友,还有一些对反腐提建议的文章以及调侃性文章。而被举报的人员,多以基层的交警、医生、驾校教练等为主,但也有某东南沿海省份现任副省长、某省商务厅厅长、某大城市公安分局局长等高官也被举报。
■尚未备案未具备合法身份
昨日,“中国反行贿联盟”网站创建人“smalltree”告诉记者,从6月9日由自己负责搭建网站并进行宣传推广,几天之内网站的流量就急剧上升,仅6月13日一天的流量已经达到了368967次,网友每天发布数千条帖子。目前他通过QQ群在网上招募了一些志愿者做版主,和他共同管理这一网站。
出于顾虑,这名站长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称担心会因此遭到被举报者的报复。他表示,一直不敢去有关部门进行ICP备案,一是备案要实名登记,担心会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二是怕相关部门不给通过,反而勒令关闭网站。因此,网站目前并不具备合法身份,只能在灰色边缘生存,他担心网站会遇到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而被关闭。
另一同类网站“我贿赂了”创建人“千秋岁”则表示,他目前正在进行备案工作,对于通过最终的备案感到乐观。“我行贿了网”站长则表示,网站目前也正在备案中,具体的结果目前还不知道。
■站长“喊话”希望联合运营
昨日,“我贿赂了”中文网站长“千秋岁”对记者表示,个人运营网站会面临带宽服务器压力、内容管理等问题,搞不好网站关闭了,希望能够与其他类似网站合并一起联合运营,把域名指向同一个站点,并进行数据库共享,集中力量把网站做好。
“千秋岁”说,目前他已经联系了其他两家网站的站长,跟他们合并联合运营了,今后会将所有的域名指向一个站,三个域名同时备案,哪个下来了,就把原来设在国外的服务器搬回国。而“我行贿了”网站的站长则表示,合并不现实,不过可以组成“反腐正义联盟”,重大事件互相披露,站内共同推动重大事件的曝光,形成统一的反腐舆论。
“千秋岁”强调今后不会对网站进行商业化运营,他立志要把网站做成能真正反腐的地方。他还打算建立反腐垂直搜索引擎,方便有关部门和广大网友集中对某一部门、某一企业、某一个人物的锁定,还将积极采集证据,定期披露重大反腐事件。
■文/记者 孙昌銮
对话
三名站长回应质疑:愿被监督
■网站管理者会否借以牟利?
“中国反行贿联盟”(以下称“反行贿”):最好有正规的第三方机构来监督。
“我贿赂了”:我们已建立了站外监督员和站内纪律员的制度,完全可以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如何核实信息,避免法律纠纷?
“我行贿了”:无法核实。把所有暴露隐私的地方都用xx替掉或删帖处理。想举报的请找职能部门,网站不是能够完成诉讼的平台。若反贪干警能参与,我们给他开专栏,来处理这些举报。
“反行贿”: 希望媒体和相关国家机构能帮着核实网友的举报。
“我贿赂了”:人工审核+舆情软件分检来保证对每条信息的检查。我们也已聘请法律顾问。
■会否因保密程度不够而打草惊蛇?
“我贿赂了”: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会用好它。
“反行贿”:我觉得这是多余的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