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免职

|
||
|
新闻发言人是当下的特殊群体。无论是正面和负面的社会意见,无论宏大或细微的新闻事件,无论甜酸苦辣的生活话题,都会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不仅是新闻事件的旁观者、点评者,更是参与者,他们的学识、素养、口才乃至说话的方式,会成为一段时间的新闻事件。从小处说,他们代表着公众判断、民心民意;从大处说,他们代表着政府的文化立场、国家的文化形象。 ——编者
昨晚最新消息
据新华网英文消息,中国铁道部8月16日表示,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免职。
问责轨迹
国务院调整“7.23”调查组成员名单
早在此前,国务院就决定调整、充实“7·23”事故调查组和专家组成员名单。铁道部的现任官员不再在新名单中,事故调查组副组长由原来的5人增至9人,而调查组成员也由原来的11人增至12人。随着名单的重新调整,调查力度也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人民日报刊文称王勇平“奇迹论”犯低级错误
2
12日,人民日报刊文称王勇平“奇迹论”犯了低级错误。
文中说,与过去相比,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中国的媒体变局来看,要走的路显然还很长。
3
国务院部署高铁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
国务院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动员部署会议于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强调,检查组要全面系统排查和彻底整治高速铁路安全隐患.
高铁昨起降速、降价、减少开行数量
4
就在王勇平被停职前,国务院还部署制订了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速度调整方案。第一阶段方案于16日(也就是宣布王勇平被停职的日子)正式实施。相关方案包括降速、降价以及减少京沪高铁列车开行数量。
接下来事故调查将更加深入……
5
把所有这些关联起来,王勇平免职就成了重组铁路管理系统、提高铁路部门形象不可避免的一个事件。但话说回来,王勇平停职的作用也仅在于此。毕竟,王勇平既不是“7·23”事故的凶手,更不是铁道部的决策人。他只是铁道部的一只“话筒”,而对着这只“话筒”发声的显然并不是他。
因此可以预见,王勇平被停职后,随着事故调查的深入,还可能有更多人停职或问责。 综合新华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