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过布达拉宫的鹰

黄玲玲
他新贴出的图片,是布达拉宫的近景,高高耸立在玛布日山上的圣殿,每每让他侧目凝视。他说,我希望自己是一只鹰,从这里起飞,飞遍西藏的每一寸土地。
这个九○后的男孩,从前并不让人省心,初中时就学会了抽烟,常和人打架,还早恋。他喜欢的那个女孩定定地看他抽烟,帮他擦脸上的伤口,他们拉着手,坐在江边看船,简单纯粹到只有喜欢,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他那老实本分的父亲,忙完了地里的活,还在城里打了一份工,父亲面对这个不争气还四处惹祸的儿子,一点办法也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儿子送到最偏最穷的乡村中学,让他没机会滋生事端。
也就是在那里,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他不会躲厕所里抽烟了,忘记了那个女孩,当起了一个好孩子。上高中时,他一边刻苦学习拼命追赶,一边在操场上发泄。他是作为体育生考上一所师范的。
毕业时,曾是学生会成员的他,第一个响应去西部。
年迈的爷爷说,你去,我就跟着你走。他的母亲不知道西藏的苦,只知道那远在天涯,一年也难得一见。偷偷藏着他的身份证,让他上不了火车。他的父亲说城里这么好的工作不要,跑那么远去当志愿者,疯了?
谁的工作也做不通,怎么办?在网上浏览先行的同伴,他们拍着一路的风景,谈着沿途的感受,他们给他留言,说:大个子,快点来哟,这里的蓝天白云都在等着你。
不知道他是搂着妈妈的脖子哄,还是在酒桌上和父亲干杯畅饮,还是一趟趟给爷爷捶背,终于拿到了通行证,踏上了西行的火车。
而后,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他空间发的美图,天蓝如洗,彩虹如桥,牦牛满山跑。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他疲倦的脸,和脸埋进深盆里狂吃面条的情景,还有凌晨三四点值班的蒙眬醉眼。他分在团委,帮着组织各种活动。刚去就遇到了西藏的雅砻文化节,他们清扫广场,摆放凳子,接待来宾,维护秩序,收拾垃圾。有一张图是空荡荡的广场上,灯光闪烁,他和一帮志愿者拎着袋子,沿着座椅认真地捡垃圾,他忙里偷闲地发了条消息,说此刻烟火散尽,天已透亮,捡完这些就可以躺下了。
志愿者除了做活动,就是处理一些材料工作,偶尔也打打乒乓球,问他为何放弃篮球了?他说高原地区并不适合大量运动。想到那么爱折腾爱运动的他,岂不憋屈得慌?
穿行在布达拉宫前的他,正在申请去最艰苦的地方,他想进某个牧区,骑着一匹大马,驰骋在草原上,追着一群奔马。头上是蓝天,前面是雪山,两山之间架着一道绚丽的彩虹,毡包前的阿妈正在挤奶,有着高原红的孩子一脸憨笑,他要拿起教鞭教那些孩子识字。
深入藏区当一名志愿者,是他的梦想,他千里迢迢,远离家乡,并不是为了在团地委看蓝天白云。经筒的转动声,不光从布达拉宫里传出,西藏的每个角落,无处不在。做一只鹰吧,你可以俯瞰大地,每一条河流,每一片绿地,每一座山峰,都会留下你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