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全国最大地下立交 “青奥轴线”完工

全国最大地下立交 “青奥轴线”完工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3/12/26 7:19:32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地下三层,预计日通行车辆9万,明年6月通车;将来还会经江心洲打通过江通道

扬子江大道向南,绕城公路油坊桥向西北,两大快速环线在江边交汇处,一座向地下深挖10层楼高度、设置了11条匝道、由各种地下隧道及立交叠落交错的三层地下交通枢纽——南京“青奥轴线”昨天上午全面完工,并将于明年6月正式通车。直通青奥场馆,紧邻河西南部新CBD,未来还将打通往江心洲的第2条免费通道及南京第6个公路过江通道——梅子洲过江通道,“青奥轴线”未来预计日通行车辆达9万辆,而这一地下工程也创下了城市地下交通枢纽工程的“中国之最”。

    江山大街上的6个出入口

    (连接地下立交的匝道)

    庐山路口进出口(E、F)

    江东路口进出口(A、B、C、D)

    “T”型地下立交示意图

    停车场

    青奥博物馆

    滨江大道隧道上的5条匝道

    1 从江山大街主隧道右拐进青奥会议中心

    2 从江山大街主隧道右拐至滨江大道隧道

    3 青奥会议中心右拐至滨江大道隧道

    4 滨江大道隧道北往南方向拐进江山大街主隧道

    5 滨江大道隧道南往北方向右拐至江山大街主隧道

    三层结构

    ■最上层

    滨江大道隧道+青奥地下广场空间(停车场、青奥博物馆,连通青奥场馆地下停车场)

    ■中间层

    滨江大道隧道连接江山大街主隧道的匝道

    ■最下层

    江山大街主隧道

    本报 张叶 制图

    隧道内部已经基本施工完毕。 刘浏

    图解T型“青奥轴线”

    2条主线11条匝道,地下四通八达地上一马平川

    三层立交在地下挖出10层楼深

    昨天上午10点多,记者沿黄山路一路南行,来到与江山大街的交叉口,双向六车道宽的青奥轴线主线主隧道口已经呈现在面前。中国铁建投资公司青奥指挥部负责人李卫华告诉记者,南京青奥轴线地下交通工程其实就是“把一座三层的立交桥安到了地底下”。

    “青奥轴”地处南京的西南角,南接绕城公路油坊桥立交,西北接未来的梅子洲过江通道,同时还将绕城公路和扬子江大道连成了环。项目呈一个T字型结构布局。“T”字的这一“竖”就是东西方向的“江山大街主线隧道”,起于江山大街与黄山路口,由东向西延伸约1.67公里。而一“横”就是扬子江大道南延后的1.36公里的地下隧道,称为“滨江大道下穿隧道”。

    “T”字中间的交汇点处于青奥会议中心和国际风情街中间,由地下三层空间组成,下挖最大深度27.5米,相当于10层楼高。这个位置在纬七路长江隧道下游2公里左右,长江三桥的上游。在这里,各种地下隧道、匝道立交和地下空间叠落交错,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地下三层互通立交结构,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地下交通枢纽。

    快速枢纽让青奥板块20分钟通主城

    之所以说这座立交是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体量庞大而又四通八达。三层空间中又贯穿了11条匝道。其中6条在“T”这一“竖”的江山大街主线隧道上。另5条匝道主要分布在滨江大街主隧道“T”字交汇点附近。

    青奥轴线地下交通枢纽,将青奥板块与南京主城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两条主隧道均为双向6车道设计,匝道全部为双车道。经滨江大道隧道到扬子江大道,拐上应天大街立交,只需10分钟就能到达中华门,20分钟进主城。而从主隧道经油坊桥立交走绕城公路,也只需20多分钟就能到达中山门。

    为何选择地下立交?

    今年年初,记者在青奥轴“T”字交汇点的主基坑工地采访时,这里还是一个8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深坑,里面全是钢筋梁,昨天正式完工,地面上已经全部浇铸完毕,看起来就是一马平川。“预计青奥轴远期日通行量将达到9万辆次,这么大的车流量,如果采用地面交通,平交道口太多,通行效率不高;如果采用高架,周边本就高楼林立,破坏了景观。

    将这9万辆车统统导入地下枢纽,既快速高效,又符合板块定位。”李卫华告诉记者,市民来到青奥板块,在地面上是看不到这样一座巨型地下立交的,人们站在这几万辆车流的上方,身处的却是一片占地3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地,几乎覆盖整个青奥轴的上方地面。

    数读最大地下立交

    历时19个月,挖出的土能填小半个玄武湖

    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地下立交历经19个月完工,工程体量之大令人吃惊。李卫华介绍,此次工程总开挖面积约15万平米,开挖土方17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53万立方米、钢筋11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挖出的土方几乎能埋起小半个玄武湖。

    “因为地质复杂,开挖面积大,结构体系复杂,工法转换频繁,建设者们不得不将基坑分作多个施工区域,分部有序进行开挖,同时还要大规模开展降水排水工作。开挖期间每天的涌水量最高达25万立方,整个工程算下来,一共要抽出6000万方水,相当于14个玄武湖水的容量。”南京青奥轴线三层立交深基坑所在位置距离长江岸边最近的地方仅有90米,施工者采用自凝灰浆的新型墙体进行分区隔水,目前这种工艺只在三峡大坝等少数工程上使用过。

    未来“T”变“十”

    往江心洲通道明年开建

    记者昨日从项目现场了解到,南京青奥轴线地下交通工程主体完工后,即将全面转入机电安装和地面绿化等后期工作。

    明年6月,南京青奥轴线将整体交付青奥会使用。作为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的一部分,青奥轴线江山大道主隧道未来将直通南京第6个公路过江通道。其中,夹江部分已确定为隧道,预计明年开建,建成后将成为主城到江心洲的第二条免费公路通道。而主江部分采用桥还是隧,目前尚无定论。

    明年6月可散步去江心洲

    站在青奥轴工地上方,记者还清晰地看到了两个巨大的圆环状建筑就在前方百米处,原来这就是滨江青年公园通往江心洲青年森林公园的过江步行景观桥。两座环状桥塔通体白色,极具艺术气息。

    主桥一周前刚刚合龙,作为两岸旅游观光的纽带,以旅游电瓶车和行人为主,不考虑机动车的通行要求。 预计明年6月底前建成后,市民即可一路从青奥绿地公园走来,再散步去江心洲。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全国最大地下立交 “青奥轴线”完工>-: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