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大厂不是厂,它是我们的家”

“大厂不是厂,它是我们的家”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4/1/14 7:10:23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大厂不是厂,它是我们的家”
南京网友说唱MV为大厂正名
“距离南京长江大桥15里,有一个霸气测漏的地方名叫大厂区......大厂不是厂,它是我们的家!”去年7月31日,本版“每日网事”栏目曾报道南京大厂地区一个名叫荣玮的男孩,创作了这样一首说唱风格的歌曲,为大厂正名。最近这一歌曲拍成了MV,全方位展现了大厂的历史和人文风貌,MV中,诸多大厂人出镜,获网友称赞。“MV形式可以真实反映这里的面貌和现状。在这里生长,觉得很自豪。”他说。     实习生 汪静  扬子晚报记者 李冲

    “大厂不是厂”MV,小青年讲述大厂人心声

    昨天,优酷网友荣玮上传了MV视频《大厂不是厂》,这个酝酿了半年之久的视频,终于与大家见面,受到了大厂本地人以及南京人的追捧,也让人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大厂区”。

    在很多人眼里,大厂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那里是个厂子吗?”诸如此类的说法很多。而创作者——南京大厂本土音乐人荣玮,也是带着要解答疑问的态度,将这首歌创作出来,并用MV形式加以展现。

    这个在优酷上被热传的MV视频,将大厂的发展历程、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交通出行等元素融入进去,代表了大厂人的心声,让从未踏入大厂地区的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总之,在视频MV中,用图景及视频形式展现了这里的风土民情。扬子晚报记者看到,视频一开始,便从车上走下来三个颇具喜感的男青年,一个戴着马头头套,一个化装成老奶奶,戴着老婆婆假发套,还有一个人戴着红色眼镜,负责“打板”。这三个小青年早起洗漱后,开车去一个地方,在过大桥等红绿灯时,还意外偶遇了一位美女。

    配合着歌词,说到“卸甲”,就真的有一个穿黄马褂的小青年,在“禁止游泳”的湖边,脱下了小马甲……

    歌词中甚至还介绍了大厂的衣食住行。当然,MV也没有缺少漂亮的“女主”。最后唱着“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 IT’S MY HOME!”道出了本土人的心声。

    欢乐MV获网友称赞

    MV中的歌词从南京市大厂区历史着手,又非常写实地展现了大厂的现实情况,作词曲者同样表现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尽管外界认为“污染好严重”,“可我的奶奶98岁,照样打太极”。MV不光是简单的歌唱,其中还穿插着本土味十足的南京话“我的天哪,这么远,你怎么过来哦”,还有“堵得一米”这样典型的南京方言。可以看到,参加演练的团体很多,表现得也非常活跃。有网友称,好接地气,真欢乐!“甩的一米啊!”

    扬子晚报记者昨天采访到了这首歌的创作者荣玮,他是1985年出生的,现在已经写了好几首南京本土的歌曲,之前还为青奥会创作过《金陵三部曲》,在大厂一带小有名气。荣玮告诉记者,以前很多人知道自己来自大厂,都会疑惑地问,那里是厂子么?恰好有次看到路口有一个楼盘广告“大厂不是厂”,于是便激发了自己的灵感,写下了这首歌。“当然,只是听歌还不能直观地了解大厂,于是便想到了MV形式。”荣玮告诉记者,在写歌的时候,就在头脑中构思了很多地方,在2013年的10月份,得到了“大厂呼啦圈”团队的支持,于是便设定路线进行了拍摄。“我的声乐老师,还将合唱团队叫出来,对我进行支持,真的很感谢这些团体和朋友们。”

    为古建筑留影 向前人致敬

    “想到了大厂的历史和现状,希望展现具有地标性的建筑。”荣玮说,大厂古称卸甲甸,至今还有个公交站名叫卸甲甸。拍摄的地方还有范旭东广场、化工厂的那个。“上世纪30年代初,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在此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化工基地永利铔厂,时称远东第一大厂(也是南化的前身),大厂之称便相沿成习。”所以,在旭东广场的拍摄,也算是对前人的一种致敬。

    拍摄过程很好玩,在步行街(俗称大厂的新街口)那边,大家都被这阵势吓到了,然后在那边围观。“出演的人有一个戴着马头,主要是为了迎接马年的到来。十月份拍摄完成后,后期制作,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在马年到来的时候,MV与大家见面了。”

    因为有马头装扮,在拍摄时还闹了不少笑话。“从车上下来时,马头人还吓到了一个骑电瓶车的人,我们赶紧下去给人家说对不起。”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大厂不是厂,它是我们的家”>-: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