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媒体广角 → 文章内容 → 奇妙大棚

奇妙大棚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5/1/15 17:20:15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傅晓红

    傍晚时分才踏进这座奇妙的连体大棚。这座塑料大棚东西长120米,南北宽40米,足足有5000平米大。只见整座大棚被各种植物盘踞了,半空悬挂着,地面上一畦畦排列着,连大棚壁也被铺陈得满满当当。昏暗光线下,陪同人员随手采摘下一根短短的小黄瓜递给我说,尝尝,荷兰引进的水果黄瓜,绝对绿色无污染,可直接吃。我疑疑惑惑,掰了一半给同行,咬一口,清脆、多汁,与普通黄瓜的确大不同。主人在大棚过道摆了桌子招待我们:鲜艳欲滴的小西红柿、粗细长短一样的水果黄瓜、切成块的伊丽莎白甜瓜……我逐一尝去,都味美香甜。

    第二天起个大早,我又钻进了大棚。秋天的清晨已有些许寒意,而大棚里温暖如春。在天边一抹金色晨曦的照映下,大棚里亮亮堂堂,人造的薄薄雾气和潺潺流水声在棚内升腾缭绕,所有的植物都挺枝展叶,接受着“雨露”的润泽,显得生机勃勃。

    大棚参观过很多,这座显然是高科技的。植物被种在各种稀奇古怪的“管子”上、“轮子”上、袋子里,它们挂着、叠着,所有的空间都被利用着。我仔细对照说明图牌,才知道它们分别叫:旋转式栽培、平面式管道水培、链条式墙体无土栽培、三角立柱式栽培、深液流水栽培、金字塔雾化栽培、基质袋培。看看这些名称也可想象这样的种植是多么神奇。 

    再瞧瞧满棚奇花异果的产地,这里简直像在召开世界大会。那些类似南瓜但小巧、红亮,煞是可爱的瓜,是来自南美洲的福瓜和奶油南瓜;印度的香炉瓜,天生带着三足的鼎,很像香炉,据说经常被人供奉在佛堂前,被当做吉祥物。亚洲南部的超人南瓜是巨无霸,肥厚的肉和多油的瓜子都可食用。

    高高悬挂着的奇异葫芦,让我目不暇接:形态优美的印度的大酒葫芦、小亚葫芦;像穿了件时髦迷彩服的非洲南部的天鹅葫芦;有细长脖子,葫芦头皱折着像鸟头的,叫鹤首葫芦,也是来自黑非洲。

    仰着头看根根悬挂着的还有特长丝瓜,个头都比我高,家乡在印尼;有一种像是丝瓜的兄弟叫蛇瓜,旋转超长,原生长在印度热带地区。居然有一种瓜叫老鼠瓜,模样像老鼠,也从印尼来。成熟时由绿转为黄、橙、最后变红,剥开果实竟然晶莹剔透红玛瑙般,可做菜做汤。突然发现有两种瓜我都吃过,或许是早先引进的。一种印度的小濑瓜,我们好像叫濑葡萄;一种是美洲的金丝搅瓜,我们叫金瓜,蒸熟破开皮用筷子搅开,便成为亮晶晶的丝状,酱麻油一拌很好吃。美国的鱼翅瓜、荷兰的天秀苦苣、红油阿拉斯、炎秀西兰花、日本的春秋双冠王甘蓝,这些菜别说吃过,名字也是第一次知道,真是长了见识。

    番茄树你们没见过吧?大棚里居然有一棵。据介绍,成树可无限生长,果实甜如黄桃、香如菠萝。在这奇妙的大棚里,我居然还发现了以桃花岛精灵古怪的黄蓉命名的番茄,就叫“黄蓉番茄”。什么是当今社会的高端农业、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这座奇妙的大棚就能告诉你。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奇妙大棚>-: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 上一篇文章:杂技老师
  • 下一篇文章:伯伯爱上电子书
  •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