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惯中活出些乐趣

她和他在二十三四岁相亲认识,第一次见面都感觉不坏,然后就开始不断约会。三年多的相处,彼此都了解了很多。花红柳绿的女人堆里,他能一眼认出她;相隔很远,凭着身影姿态,她也能辨别出是他。他们承认对彼此有爱,有牵挂。当然,他们之间也有过矛盾有过争吵。但他们都是比较理性的成年男女,事后都会反思自己,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面对面解决。再说了,他一个中学老师,她一个小学老师,能有什么大是大非的矛盾?不过是些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分歧。所谓的争吵,也是一时的不理解,是意见统一之前的互相说服、辩驳。没有胡搅蛮缠,没有独断专行,他们都是老师,都是讲道理的人。
他们直到二十八九才结婚。他比较好说,问题是她,学校几乎全都是女老师,结婚生孩子都要排队预约,她又是优秀老师是党员,她一再谦让婚期就一拖再拖。他笑她很有点明星名人要有档期的范。
终于结了婚生下女儿,他们的生活彻底纳入到绝大多数平凡家庭过日子的轨道上,工作,家人还有柴米油盐构成全部的日子。一晃又是七八年。
她每天都要照顾女儿的生活学习,给两个班的学生上好课,时刻关注班上五十多个孩子在校七八个小时的动向,有时放学后还要面见家长。每次回家时,楼上楼下的厨房都亮着灯,楼道里飘散着各种饭菜香。女儿总是嚷着好饿。她每天都要给爸妈还有公婆打个电话问问生活起居健康状况,稍有问题,下了班她就要带着女儿过去亲自察看情况。买菜都是休息时一次多买些放在冰箱里,做饭现在对她早已不在话下,洗衣服反正有洗衣机,她最头痛的是打扫卫生。
他说过很多次请个钟点工吧,花小钱赚时间绝对值。她不是舍不得花那个钱,他们的条件花得起那样的钱,是她向来不喜欢有外人在自已家里来来回回弄来弄去。她说他可以抽空做些打扫。他说带毕业班已经够累的了,回家他只想放松休息歇歇脑子。她说打扫卫生又不费什么脑子,适当的活动有助于舒缓身体的疲劳。他不再吭声。她知道他一旦不吭声,就表示他拒绝她的提议。她只好自己抽时间打扫。
周末的时候,她很想逛逛街,和三两女友聊着,挑选喜欢的时装和小物件,然后清闲地吃顿饭喝杯茶或是看场电影。想想自己已经缺席两次同学聚会几次好友的聚餐,这几年的旅行带着女儿,都是跟着旅行社匆匆忙忙地奔跑,更像是应付差事。女儿是他和她两个人的,但长这么大,更像是她一个人的。他说儿子自然是他给洗澡一起锻炼陪上更多的时间,女儿就得妈妈多照顾。他这话也没什么错,他也尽量陪伴女儿了。
一天二十四小时,她不知道别的女人是怎么安排的,她是把时间排到分钟了。他竟然还说什么她每天到底都在忙什么?难道他不知道,他看不见吗?这些年,她就觉得他对她不仅感觉迟钝了,视觉和语言功能也一并弱化了。
她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初恋可以回味,也没有什么艳遇。有段时间,因为一个问题学生,她和学生的爸爸有了比较频繁的交流往来。那人一看就是现在女孩喜欢的大叔型,那人也的确成了某一女孩的大叔和妻子离了婚。她起先有些轻蔑那人,后来却在一来一往中,心里像幼稚的女孩一样犯了晕。她没吸过毒醉过酒,但她晕过黑咖啡,那种心慌心跳,那种止不住的头重脚轻,是和他不曾有过的晕晕乎乎的上瘾感觉。后来,孩子转学了,那人不见了,她的晕乎劲也过了。
夫妻之间,没有感觉是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她有时觉得有必要和他好好谈谈,可这样那样地一犹豫一耽搁,想想又觉得自己是否太矫情了?再新鲜的日子过着过着就是饿了吃饭渴了喝水睏了睡觉,为孩子为老人为完整的家庭罢了。当然,她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她看得出他对她有着同样的感情,她睡前依然会搂抱着他睡去,毕竟他还是可靠的。她承认:生活是乏味,却又是无可奈何的一种习惯。习惯也是种默契。与其非要改变弄出个花样,也许可以从习惯中活出些乐趣。 了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