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理发师

王 晓
新年的第一天,逛了好久,精力充沛的女儿终于喊累了,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我提议去理发店吧,可以坐下歇会儿,正好把头发理一理。女儿也想理发,当即同意。目标一定,只盯着街边的理发店看,人多的不去,人家没耐心对待我们这些仅仅把头发剪短一点打薄一点、不阔绰的顾客,恭候光临的是陶瓷烫、直板烫之类花钱不眨眼的主儿。终于看见一家,门面还算时尚,理发师聚在吧台聊天,音响里正播放着我喜欢的《月亮之上》,柔媚而狂野,反反复复,店里一定有人特别地喜欢这歌。就这家了。
推开门,聊天的人果然站起来相迎。说清楚了没花色,只是短一点、薄一点。女儿的也是。两个理发师上阵了。给我理发的是个红衣小伙子,健谈;给女儿理发的是个黄衣小伙子,内向。第一次进理发店剪头发的女儿很新奇,眼睛盯着叫她小妹妹的理发师的剪刀,看他剪刀在她头上飞舞。这个好动的孩子怕被剪掉耳朵,不仅不敢动,连呼吸都轻下来。没她的纠缠,我正好和理发师有一搭没一搭闲话。
小理发师是贵州的,问他怎么来小城了,有亲戚或朋友?回答都没有,像小船一样漂来的,到过好多地方,现在到了这里,明天不知道在哪里。女儿跟黄衣理发师请假,要和我说句悄悄话,耳朵凑过去,她告诉我:“红衣服理发师说的话像诗一样。”这个10岁的小人刚刚知道自己可以做诗,今天发现理发师居然也会,她惊讶。
红衣服剪得非常认真,完工的女儿已经不耐烦地催促了,他安慰道:“小妹妹,再玩一小会,马上就好。”看他和以往给我理发的师傅手法不同,就问这是什么剪法。红衣服笑着告诉我,别人是武当派,他是少林派,师出不同。我被红衣服逗乐了,坚持要他告诉我这种剪法的名称,红衣服说刘海处是跳剪,后脑勺的是穿剪,发梢的是锯齿剪,并一一演示给我看。原本只准备简单理一理的头发,在红衣服手上竟细致打理了一个半小时。女儿从后面举着镜子让我看看背影,层次自然,是我向往的样子。
这个世界,只要脚踏实地,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饭吃,都能靠近梦想。红衣服就是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