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烟花爆竹放得少垃圾减少,保洁员“今年最轻松”

春节垃圾减少,保洁员“今年最轻松”
烟花爆竹放得少,礼品包装垃圾也减少,在南京当了二十多年保洁员的史桂花感叹今年春节最轻松
马年春节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但对不少市民来讲可能仍是“难以割舍”。回顾这个春节,年味依旧,但我们的记者却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新变化,烟花爆竹放得少了,走亲访友送高档礼品的少了,去饭店聚餐,剩菜打包形成一股风气……从公务活动到大众消费,不知不觉中,这个春节过出了“节俭的味道”。
关键词 节日垃圾
春节动态:总量减少
春节垃圾大大减少 小区保洁员“今年最轻松”
扬子晚报讯(记者 孔小平)史桂花在傅厚岗社区的保洁员,1991年来南京当保洁员后,就一直在该小区工作,她说,这一带是老小区,住的大多是老南京人,年轻人也有。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春节不能回家过年,几乎是常态。“今年是最轻松的一年,因为有春节特色的几种垃圾,量减少了很多,特别是鞭炮垃圾和各种豪华包装垃圾。”她说,比如去年春节的初一,她连早饭都没能吃上,一直在扫地和清垃圾桶,今年初一,上午11点这一带的卫生她就搞差不多了。
“做了20多年小区保洁员,今年春节垃圾量的变化着实是太明显了,用陡降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像鞭炮垃圾和豪华外包装垃圾,就比往年少了2/3。”史桂花告诉记者,像鞭炮,今年老百姓放鞭炮非常规律,就是除夕、初一和初五,其他时间点,很少人会去放鞭炮,所以它的减量是必然的,也是很明显的。其次是礼品的外包装,“往年啊,用赶趟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那些高档保健品啊、精美糕点等大的豪华外包装,很容易占满垃圾桶,而且有些包装盒很大,老百姓就直接放在桶上,直接盖住了桶,导致桶里空空,其他人就扔在桶周围,给我们清扫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史桂花说,而今年很少能在垃圾桶里看到礼品的外包装垃圾,而且她那个辖区里收破烂的小老板去年一进入腊月就回去了,就因为这种硬壳大宗垃圾少了,今年正月初十才从老家回来。她还说,自己在这一带清扫这么多年了,她发现,今年来小区里给住户们送礼的人少了很多。
另外,春节的节日垃圾中,还有一块就是厨余垃圾,也就是老百姓做饭时的剩饭剩菜,和之前择菜的垃圾等,史桂花表示,这一块的量也少了一些。“这样综合起来,我们小区保洁员倒是过了一个轻松年,往年春节都很忙很累,她很多时候忙得早饭也来不及吃,所以环卫公司一般都不能放很多环卫工回家过年。”史桂花说,今年她一般早上7点出门,到11点左右,几个小区的卫生就搞好了,下午的工作时间里,她就去小区里转转,垃圾桶多的,就清一下,下午后一般就很轻松了。
南京市民“节俭过春节”从市城管局粗略统计的总数据中也能看出来,全市除夕到初五的垃圾总量是25554吨,比去年就少了3034吨!
■相关链接
灯笼取代炮仗 “烟花易冷”销量降两成
扬子晚报讯(记者 邢媛媛)上周六是节后上班第一天,不少市民普遍感受今年的“开门炮”没有往年的响亮,那春节期间,南京地区的烟花爆竹燃放情况究竟如何呢?记者走访了主城区几家大型超市,了解到今年的烟花爆竹销售普遍遇冷,大型烟花还呈现出卖不动、掉身价等销售特点。
按照南京市禁放办的要求,从初九起,全城禁售烟花爆竹5天,正月十四、十五可以再卖两天。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集庆门大街的悦家超市长虹店,门前的烟花爆竹销售点暂时闲置,记者从负责人刘先生处得知,今年烟花卖得不好,较去年同期,销售量下滑二成左右,目前才达10万。刘先生告诉记者,不仅大型礼花礼炮都“卖不动”,连往年热销的鞭炮也遇冷。“一般大小年夜是最好的黄金销售期”,刘先生介绍道,“现在只能靠元宵节那两天小幅度提升销量了。”提及销售遇冷原因,刘先生分析,今年不少单位节俭过年,用灯笼代替烟花鞭炮,加上政府和媒体的大力号召,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不少市民对烟花爆竹都选择“能不放就不放”的态度。
关键词 高档礼品
春节动态:送得少收得少
往年生意火爆的礼品回收店 节后开门三天,却没一单生意
扬子晚报讯(记者 韩飞)春节过后,本是各大礼品回收店生意最火爆的时候,但是,记者走访南京市一些礼品回收店铺发现,这些店铺生意冷清,甚至有店主打出转让的牌子。
解放路瑞金北村一段虽然不长,却分布着5家礼品回收商店。这些店铺前, “高价回收冬虫夏草,海参燕窝”“回收名烟名酒”“回收金鹰卡、金润发卡等各种购物卡”的牌子十分醒目。据附近居民介绍,这里的小区不仅有部队离休干部休养所和一些机关单位老家属楼;还和苏果超市总部、南京军区医院、中科院某研究所等单位紧邻。有这些便利,这些店铺的生意怎么样呢?
记者首先来到名为“雅萍名烟名酒”的店铺询问礼品回收生意,独自守着店铺的女老板告诉记者:“我都从老家回来三天了,一单生意也没有。本想着趁春节多收点东西,谁知道更惨。”据这位女老板介绍,自己的店已经开了五六年了。往年春节前,就有不少人到店里跟她打听回收价格。过完春节店里就非常忙碌,一天就能收到几万元的烟酒和购物卡。去年开始,店里烟酒礼品项目的回收数量急剧下降,眼看着无利可图,这位女老板干脆就去掉了烟酒回收的牌子,平时光收各种购物卡,顺带卖一些杂货。
生意惨淡的不止“雅萍名烟名酒”一家。在另一家收购高档礼品的店铺里,记者发现,一位40多岁的店老板指着柜台底下的空柜子向记者抱怨:“今年一根像样的虫草都没见着,春节也没见起色。要是还这样,不如租出去赚租金划算。”这位店主的家就在店铺后面,整个春节都正常营业。“往年一个春节收的礼品,几乎抵得上小半年的量。别看我这个店才不到4平米,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不过现在不行了。”接着,他指了指马路对面的饭店介绍,那里原来是一家装修豪华的海鲜大酒楼,旁边有两家礼品回收店,自从酒楼把名字改成“XX大食堂”后,两家回收店也关门了,变成卖零食和童装的。
实体店的生意冷清,那么网络礼品回收店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输入“南京礼品回收”,发现仅南京地区,就有上百个公司或个人在网上从事这一行当。宋小姐是群富礼品回收的总经理。江苏的13个城市都有她的回收网点。几年来靠回收烟酒的利润,宋小姐陆续在南京、无锡和苏州置办了铺面、房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当记者向她询问今年礼品回收行情时,宋小姐却告诉记者:“网站暂时还运行,但生意不多了,我最近打算转行了。”今年春节让宋小姐下定决心转行。她说:“以前春节,我的电话基本都处在通话状态,要卖礼品的客户都排队,今年春节一共没接几个电话,估计以后也不会好了。”
关键词 餐饮消费
春节动态:在亲民中火爆
高档餐饮放低身段推实惠套餐 “剩菜打包”也形成风气
扬子晚报讯(记者 朱亚萍)刚刚过去的马年春节,南京餐饮市场消费火爆,但是以往的奢侈消费在今年不见踪影,百姓消费更以实惠为主,商家也回归理性,准备了较为经济实惠的各种套餐包括年夜饭,吸引更多消费者。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包括节前几天南京不少社会餐饮异常火爆,南京大牌档德基店、国际广场店等天天拿号等位,河西万达广场、新百八楼美食广场、水平方购物广场、水游城、虹悦城等商场餐饮区的各式大众特色餐饮深受市民欢迎,拿号排队、等座返堂现象更是常见。据南京市餐饮商会秘书长宋佳玲介绍,除了大众餐饮外,今年的高档餐饮也放低了身段儿,纷纷调整经营方式,推出多个实惠的餐饮套餐,以期吸引更多大众消费者。据悉,今年春节期间,各个饭店推行的“节俭团年宴”很受市民青睐,“剩菜打包”更是蔚然成风。
真知味餐饮负责人表示,今年饭桌上不见了鲍参翅肚,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实惠的传统菜,“到店消费的也更多是工薪阶层家庭,家人朋友聚餐消费更为理性,基本上个人买消费应该会更看重物有所值,所以我们的菜肴也都很实在,价位合理。”
南京大牌档德基店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最近一年来“光盘族”多了,餐后打包的也多了,这对店家的良性发展也是一个利好。“点餐前,我们就会建议顾客合理点菜,店里也贴了不少‘厉行节约’之类的标语。餐后,服务员还会提醒顾客打包。”这样,产生的垃圾确实少了很多,顾客得了实惠,我们处理起来也更方便了。”该负责人透露,今年春节期间,无论是婚宴、生日宴,还是普通的家庭团圆宴,打包袋的使用频率,是往年的3倍以上。
关键词 鲜花市场
春节动态:在“寒潮”中调整
没了公款消费的支持 花店推“私人定制”服务拓展客源
扬子晚报讯(记者 杨娟)“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后,刮起“节俭风”,年底的各种年会、聚餐、慰问被取消。和讲话、掌声一起消失的是鲜花,没了公款“花消费”的业务,南京很多花店销售量锐减,经营陷入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更有关门停止营业了。挖掘“居家消费”的潜力,成为花店下一步需要开拓的市场,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南京的“绿草地”花店即将推出花卉的“高级私人定制”服务,不仅让你家每周有不同的鲜花,还有花艺师上门教你插花。
昨天下午,扬子晚报记者来到汉中门鲜花批发市场,“又有三家商户关门了。”市场的负责人倪志翔介绍说,2013年年初,政府开始倡导“新会风”,从一开始会场“素颜”,到各种会议的取消,生意越来越差,这一年中,不少同行都没“挺”过去。特别是2014年这个春节,节前一向是花卉的销售旺季,领导去慰问基层和退休职工,从政府机关到企事业单位的年会布置……原来到处都需要花儿增添下节日的氛围,今年哪里都没有花的影子。眼看着拿过来一箱箱花无人问津,一把把凋谢扔进垃圾桶,年前有个销售百合的批发商就站在市场门口,趁着晚高峰一枝枝向路人兜售,最后卖不掉的索性送人了。
原来有60几家商户的鲜花批发市场,现在只剩下20几家,“二楼现在转向经营,改经济型宾馆了。”倪志翔说,这次关门的三家商户,做批发也做零售,主要是做酒店业务。以前开个会,有开幕式和闭幕式,会场的主席台、贵宾坐席,签到台、贵宾配花、贵宾房间摆花……花的需求量很高。
同时作为南京绿草地花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倪志翔还有三个做零售的花店,“一直在考虑如何充分挖掘民间消费,我打算把目标投向‘居家消费’。”他介绍说,自己现在加盟了香港一家品牌花店,提高了店堂装修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花艺设计。
很多人爱养花,但是养不好,也插不好,“我们每周上门送不一样的花,手把手教怎么养。”倪志翔说,目前初步的想法是200元一个月,家里有盆栽、有鲜花,分别放在客厅、卧室、厨房,“花艺师上门,根据家里装修的风格,和客人的要求先设计。”鲜切花保存期有限,每周,在它们凋谢前,花艺师都会上门更换,“现场可以教你怎么插花,怎么养,有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我们的花艺师就是你家的‘花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