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茶

桑飞月
去冬,杭州崇贤做客,遇见了烘豆茶。
茶之缘,起于表妹。表妹大学毕业后,于杭州工作。公司里,被崇贤人家一马姓小伙子执着地喜欢上了,表妹见他倒也实诚,应了。姑姑高明,竟让我做近地使者,前去人家里访探,简直像个间谍。
那天,一进门,便见茶几上搁着几盏烘豆茶,热腾腾的。其中一盏,貌似正朝我冒着气儿。坐下近观,但见茶水里沉浮着绿茶,芝麻……下面挤拥着一些青豆子,还有些许细“橘皮”——表妹说,那并不是橘皮,小马家屋侧种了棵树,树上结出的果子和橘子类似,但不能吃,是苦的,他们家专门用以泡茶喝。具体是什么,小马说他也想不起叫什么了。想必,它有着一个比较独特的江南小名吧,不在口边,在岁月泛黄的书页里,得去翻……
烘豆茶,江浙地区一种传统的民间茶品。以烘青豆为主,配以芝麻、盐渍橘皮、丁香萝卜等。从这盏茶里,你可以看出,此地人家的古朴与勤劳,是多么的悠长!曾听别人说起,烘豆茶用的烘豆,做起来已是非常麻烦。十月里选毛豆,且必须是晚黄豆,以香粳豆为佳,还要嫩的。先将新鲜青豆在淡盐水中煮到半熟,捞出,沥干,然后盛在铁筛中,架在炭火上烘熏。马家楼边空地上,河岸边,都整齐地种着各色菜蔬,另外还有枇杷、石榴、橘子树……夏秋时节,便有青豆。马家奶奶便从这里采来,一枚一枚选好,开始煮、烘……
马家四世同堂,父母勤劳能干,一里一外持着家。奶奶六十余岁了,头发花白,依然梳着两条精致的麻花辫,是旧时婆婆的打扮,但整体看起来素洁,利索。据表妹讲,奶奶是个闲不住的人,前院后院,楼上楼下,她每天都给拭擦的一尘不染。至于像烘青豆、做酱鸭、晒腊肉这些活,她更是当仁不让——这话不说我也看得出,那天中午的席上菜,均出自奶奶之手,味道好得不得了,尤其那个酱鸭,至今想起,仍是哈喇子乱流……
除了父母和奶奶,他们家,还有一位“奶奶的妈妈”,九十二岁了,身强体健,耳聪目明……牙口也好,那天在席间,我看她鸡鸭鱼虾,几乎什么都能吃。吃罢饭,她便坐到一边,沏一杯烘豆茶,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喝……那茶咸香,夹杂着一种橘皮的清爽气,若咬到青豆或芝麻,便又炸得满口生香,很有意思。据说这茶有提神通气、开胃健脾之功效。怪不得老太太那么健康,都是生活里渗出的好习俗促成的吧!
马家临河而居,这是地地道道的江南水乡格局,河网密布,村子里家家都临河,家家有船只,只是很多人家的船已经不用了,挤扛着没在一边的河塘里,像个怀旧的码头。小马家的船还硬朗,摇着前面的机器,突突突突……门前走一遭,蓄着水的船舱里便挤满了鱼,够几天吃的了。此外,河边还有他们下的虾网,种的菱角、茭白,莲藕……想吃就去采。看来,是个古朴且殷实的人家!
马家长辈都讲地道的杭州话,我虽也在附近居住多年,但顶多算个新移民,听不大懂,也不便制造太多麻烦。要不然,跟他们聊聊,定能听到很多茶里茶外的故事。不过,也不急,来日方长,喝罢烘豆茶的姑姑和姑父,已于前些日为他们订婚了,我有的是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