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媒体广角 → 文章内容 → 空缺全家福

空缺全家福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5/1/15 17:20:28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老肖是基层文化馆的干事,这些年他经常做的积累,就是给乡村的大家庭拍摄全家福。年初一到年初五之间拍一张,过了正月十五再拍一张,有什么分别?
    过年那几天,在挂满腊肉的屋檐下,在老屋前面阔大清凉的院落里,在堂屋的祖先挂像前,祖父祖母领着成年儿女,及他们的孙辈们,济济一堂,露出久别重逢的笑颜。有些人家还有瘦小康健的老祖宗,穿戴好自己手缝的布衣布鞋,以看过八九十年人生风云的无喜无悲,专注地凝望着镜头。镜头里的人生链接是如此地完整,让人忆起乡村牢不可破的传统。在镜头里,每个人都新衣新衫,连空气都是香气扑鼻的,里面好像充斥着打年糕、蒸糕团、杀鸡炖肉的饱满气息,充斥着天伦之乐带来的热烈满足感。
    而团圆如干燥天的露水一样,很快就消逝,过了年,老肖再回到那拍过的15户人家,要求再拍一张全家福时,主人脸上出现了寥落的神情:孩子们都走了,怎么拍呢?
    老肖再次提出了那个看似“残忍”的建议:为外出打工和求学的人放上一张空凳子。
    空凳子被请了出来,放在留守主人的身侧,条件好些的人家,有简单的靠背椅,有的新婚家庭还买了成套的餐桌椅,也被搬出来放在场院里,条件差些的人家,只有可以成摞叠放的圆凳,更俭朴的人家,所有的凳子都是自己捡了人家不要的杂木包装箱,拆成大小不一的木条钉的。老肖感到惊异的是,当所有的空凳子摆出来后,不但是那些杂木小凳子们流露出他从未见过的落寞神情,连那些富裕人家摆出来的靠背椅子,只要上面没人坐着,也像老人们空落落的牙床一样,无一例外地显出辉煌之后的落寞。
    一般家庭只留下了老两口,周围摆满了空椅子,在乡村,最多的人家,有六位子女同时在外打工,少的也有两位,老肖说,前几年,留守的祖父母身边有孙子,还热闹些,这一两年,可能是因为城里的民工子弟学校陆续得到发展,也可能是父母嫌爷爷奶奶管不住孩子,很早就让才上一二年级的孩子去镇上住校,因此能填满一半空凳子的小孩子也不如从前那么多了。
    也有些分户单过的小家庭,年过完后,只剩下女主人带着孩子,老肖说这些人家,都得养一条忠诚的看家狗,不然,在这矮墙都跳得过马的院落里生活,周围都是野豁豁的平原,没有男主人在家,是够怕人的。也有少数家庭,女主人出去打工了,只剩男主人带着两个不到5岁的男孩生活,老肖说,这可不是明星带着儿子去拍几天《爸爸去哪儿》,两个懵懂未知世事的小孩子,穿着掉了纽扣的棉袄,天真地看了看老肖存下的照片,问他:“你会把我们的妈妈变出来吗?”“她看到这些照片就会回来了吗?”
    老肖看着他们的妈妈临走前细心缝好的夹棉椅垫,心下报以一声叹息。
    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些一个人的全家福,周围都是空凳子,就主人一个人略带倔强地坐着,脸上交织着“我现在很好”,以及“谁也不可改变我的决定”的孤傲之色。女的,多半四十来岁,丈夫和孩子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目的很简单:地不能荒着,娘家父母身体不好,也要隔三差五去照料。
    男的多半老了,女主人去世多年,老人家一个人看守祖屋,看守那些爷爷辈留下来的核桃树、银杏树,以及当年与老伴自己烧窑盖起的红砖大瓦房。为什么不去城里住?老人说,他不想在几个儿子家轮着吃派饭,“好像一个老废物。”老人挽起袖子,露出小臂上鼓突的肌肉,给我们表演了一下他玩大石锁的本事,只听的风呼呼作响,石锁被他玩得溜圆。老人歇下手,喘匀气,对老肖说,我在,儿孙们不管走多远,春节还是会回来祭祖的,家族的根还在;我不在这儿了,家就散了。
    这是一名孤独的老英雄,68岁,穿着自己手缝的布褂子,一双黄胶鞋,他凛然坐于一堆空凳子当中,不肯屈服于孤独和软弱。他是落寞的老乡村的脊梁。
    老肖是基层文化馆的干事,这些年他经常做的积累,就是给乡村的大家庭拍摄全家福。年初一到年初五之间拍一张,过了正月十五再拍一张,有什么分别?
    过年那几天,在挂满腊肉的屋檐下,在老屋前面阔大清凉的院落里,在堂屋的祖先挂像前,祖父祖母领着成年儿女,及他们的孙辈们,济济一堂,露出久别重逢的笑颜。有些人家还有瘦小康健的老祖宗,穿戴好自己手缝的布衣布鞋,以看过八九十年人生风云的无喜无悲,专注地凝望着镜头。镜头里的人生链接是如此地完整,让人忆起乡村牢不可破的传统。在镜头里,每个人都新衣新衫,连空气都是香气扑鼻的,里面好像充斥着打年糕、蒸糕团、杀鸡炖肉的饱满气息,充斥着天伦之乐带来的热烈满足感。
    而团圆如干燥天的露水一样,很快就消逝,过了年,老肖再回到那拍过的15户人家,要求再拍一张全家福时,主人脸上出现了寥落的神情:孩子们都走了,怎么拍呢?
    老肖再次提出了那个看似“残忍”的建议:为外出打工和求学的人放上一张空凳子。
    空凳子被请了出来,放在留守主人的身侧,条件好些的人家,有简单的靠背椅,有的新婚家庭还买了成套的餐桌椅,也被搬出来放在场院里,条件差些的人家,只有可以成摞叠放的圆凳,更俭朴的人家,所有的凳子都是自己捡了人家不要的杂木包装箱,拆成大小不一的木条钉的。老肖感到惊异的是,当所有的空凳子摆出来后,不但是那些杂木小凳子们流露出他从未见过的落寞神情,连那些富裕人家摆出来的靠背椅子,只要上面没人坐着,也像老人们空落落的牙床一样,无一例外地显出辉煌之后的落寞。
    一般家庭只留下了老两口,周围摆满了空椅子,在乡村,最多的人家,有六位子女同时在外打工,少的也有两位,老肖说,前几年,留守的祖父母身边有孙子,还热闹些,这一两年,可能是因为城里的民工子弟学校陆续得到发展,也可能是父母嫌爷爷奶奶管不住孩子,很早就让才上一二年级的孩子去镇上住校,因此能填满一半空凳子的小孩子也不如从前那么多了。
    也有些分户单过的小家庭,年过完后,只剩下女主人带着孩子,老肖说这些人家,都得养一条忠诚的看家狗,不然,在这矮墙都跳得过马的院落里生活,周围都是野豁豁的平原,没有男主人在家,是够怕人的。也有少数家庭,女主人出去打工了,只剩男主人带着两个不到5岁的男孩生活,老肖说,这可不是明星带着儿子去拍几天《爸爸去哪儿》,两个懵懂未知世事的小孩子,穿着掉了纽扣的棉袄,天真地看了看老肖存下的照片,问他:“你会把我们的妈妈变出来吗?”“她看到这些照片就会回来了吗?”
    老肖看着他们的妈妈临走前细心缝好的夹棉椅垫,心下报以一声叹息。
    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些一个人的全家福,周围都是空凳子,就主人一个人略带倔强地坐着,脸上交织着“我现在很好”,以及“谁也不可改变我的决定”的孤傲之色。女的,多半四十来岁,丈夫和孩子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目的很简单:地不能荒着,娘家父母身体不好,也要隔三差五去照料。
    男的多半老了,女主人去世多年,老人家一个人看守祖屋,看守那些爷爷辈留下来的核桃树、银杏树,以及当年与老伴自己烧窑盖起的红砖大瓦房。为什么不去城里住?老人说,他不想在几个儿子家轮着吃派饭,“好像一个老废物。”老人挽起袖子,露出小臂上鼓突的肌肉,给我们表演了一下他玩大石锁的本事,只听的风呼呼作响,石锁被他玩得溜圆。老人歇下手,喘匀气,对老肖说,我在,儿孙们不管走多远,春节还是会回来祭祖的,家族的根还在;我不在这儿了,家就散了。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空缺全家福>-: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 上一篇文章:冰上惊魂
  • 下一篇文章:父亲爱骑行
  •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