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舞

顾德宁
这些年,在异国看过许多民族舞,夏威夷的草裙、埃及的肚皮、西班牙的弗莱明戈、阿根廷的探戈、爱尔兰的踢踏、巴西的桑巴、古巴的恰恰,奥地利的宫廷、土耳其的旋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种舞。从这些旖旎多变的舞姿就可看出,多元文化真是美好,魅力无穷。
这些舞各有千秋,其中,神秘感比较强的是旋转舞。我们一般称它为土耳其旋转舞,其实埃及一带也跳。旋转舞的台子不大,背后有一个小乐队。演员都是男的,穿着宽大的袍子,身上还套着层层斗篷。随着音乐,他们立在原地,似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速度越来越快,直到袍子和篷裙都飞扬展开,整个人变得飘渺如仙。有点类似我们二人转中的转帕,不过旋转舞者是用自己身体来“转帕”。这舞的旋转速度之快,旋转时间之长,令人吃惊。陪我们的当地朋友告诉我们,好的旋转舞者平均每秒钟转一圈,连转几小时不稀奇。
虽都叫旋转舞,可我看出还是有不小的区别。我们见到一种,舞者只穿洁净的白长袍,戴着高帽子,没有篷裙。旋转时,两手抱肩,头侧向一边,闭目,做冥思状,音乐也单调重复,舞者只是不断地旋转,不与他人交流互动。舞蹈气息中有一种宗教仪式的神秘感。果然如此,当地朋友说,这类旋转舞更能体现这舞蹈的起源。近年,我国不少人喜欢鲁米的诗,甚至有人认为这位生活在13世纪的波斯哲人、伊斯兰教苏菲派大学者的文字是世界“最好的”。有一说是鲁米最早跳起了旋转舞,所以旋转舞也叫苏菲舞。鲁米认为,人应该迎着欲望而去,然后让它像河水一样的漫过我们的身体,在一波一波的欲望中间让其转化为无形。“从那自你身上流淌而过的河水,你将能领悟到什么叫清新与深入骨髓的欢娱。”旋转舞就是这诗意的具象。也有不同说法,比如说旋转舞表示一种人生哲理,即相信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旋转,是一个循环,生生不息。人通过不停的旋转可以天人合一。想想也是,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不停地旋转?
我们在埃及看到的旋转舞就比较世俗了,而且与肚皮舞同台演出。舞者服装色彩鲜艳,圆篷长裙有三层以上,在旋转的过程中,还会加上新的篷裙。舞者不戴高帽子,而换成长长的五彩头巾,旋转时也会飘起。舞者拿着手鼓,不停发出声响。还增加了一些互动,如舞者将快速旋转的裙子从头部飞出,抛向观众。一些秀场还用上了声光电,旋转时,舞者浑身发光。这类旋转舞多了轻松欢快,少了神秘庄严。
但无论哪种旋转舞,技术难度都极高,不经多年刻苦训练,没有童子功,还有天赋,要达到如此旋转和平衡水平,几乎不可能。所以,优秀旋转舞者受到人们非常的尊重和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