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大成若缺褚时健褚时健83岁依旧在路上

大成若缺褚时健褚时健83岁依旧在路上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7/3/11 20:53:35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褚时健,曾经的“烟草大王”,如今的“褚橙”创始人,极具传奇色彩。本书作者李林栋与褚时健是相交三十余年的好友,亲眼见证了褚时健艰难创业、经历人生辉煌又坠入低谷,古稀之年二次创业并再创辉煌的传奇人生。作者选取具有代表性及生活化的点滴小事写就此书,在讲述褚时健坎坷一生的同时,也历述了他的商业探索以及应对之道,用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还原了传奇背后的褚时健。

  到新平去看褚橙

  2007年3月我去见褚时健时,除了小张师傅外,当时厂里还派有一个“罗秘书”专门负责褚时健的生活诸事。早7时许,他们两个双双来到宾馆与我一起吃早餐,然后我们去大营街褚宅接上老褚,同车前往新平县看他的“云冠”牌冰糖橙种植基地。

  据知,2002年11月,由马静芬等5人发起,注册资金为1030万元人民币的一家农业企业,在当地注册确立。2003年6月17日,公司接受新加坡WHIZTOYS私营有限公司加盟,改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增加到1875万元。公司的基地,就选在新平县水塘镇新寨梁子和戛洒镇硬寨梁子的两片主要用于种甘蔗的山地,有2400亩。

  当然,这家公司的灵魂人物和实际掌控者依然是褚时健。在从大营街去新平的路上,他告诉我:“这家公司先后投资共2500万,去年已经还掉(人家)500万,今年还能还掉900万,再过两年就会收回全部投资了。”

  从大营街所在的玉溪市红塔区到新平县府所在地桂山镇大约有90公里,路况甚佳而车行稀少。在早春的温暖阳光映照下,老褚和小张师傅,还有罗秘书,又纷纷向我介绍了有关新平县的一些情况:

  新平县的全称是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哀牢山中段东麓,是哀牢山中的一颗明珠。

  更主要的是,在调任玉溪卷烟厂任厂长之前,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褚时健的青壮年时代一直在这里度过。整整20年,人生最蓬勃的时期,褚时健在这里干过农场,干过畜牧场,干过糖厂……“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望着窗外一一掠过的熟悉景色,褚时健不由得有感而发。

  “您到目前为止,一共干过多少企业了?”我问。褚时健扳着手指算算,告诉我:“8个吧。”老褚又实事求是地说:“每干一个企业,我都创造了这个企业历史上的最好效益水平,从来没有干坏过一个。”

  我对此十分感佩。这时候,车子正掠过一片静悄悄的山林……

  果园雇工250人

  褚时健一共2400亩的两块果园,分别在戛洒镇往西约6公里处的硬寨梁子和再往西至16公里处的(水塘镇)新寨梁子,前者大约800亩,后者大约1600亩。据悉,这两块土地分别是向当地政府租来的。租期自2002年始,约30年。

  如今5年过去了,褚时健说:“这些地,原来都被当地百姓称为‘雷响地’,也就是靠天吃饭的意思。原来是(水塘)镇办企业的用地,以种植甘蔗为主,但由于长期不轮作,施肥和管理不到位,土壤板结了,扣除种植成本后,他们年平均每亩收入还不到80元。而我当年签约给他们的租金相当于100元/亩,他们不用干了,每亩还可多挣20元!”

  “那他们当然干了。”我不禁评论说。

  “是的。但这里虽然土地设施落后,也有它独特的种植优势。那就是这里属于哀牢山的干热河谷地带,阳光充足,平均气温要比200多公里以外的玉溪高出10℃以上。这里不但气温很高,水源也很丰富,因为哀牢山上植被茂密,雨季能储有大量积水。而种冰糖橙,最重要的条件就是阳光和水源。有了这两样,我想没有种不好冰糖橙的道理。”

  跟褚时健去看地,只见绿油油漫山遍野,金灿灿阳光普照。更有那一朵又一朵的柑橘花开,清幽幽沁人心脾。褚时健告诉我,三月里正是给果树保花和灌溉的时节,以巩固剪春梢的成果。我问什么是“剪春梢”,他说,春梢分为两种,有花的就是能结果的枝,要留着;没花的就要剪掉,就叫“剪春梢”。

  接着,褚时健在一棵橙树前给我做示范。他说,剪开了,光照足,果树就稳产;若不修剪,产量就一定差。

  “你看,这方圆5平方公里,现在都是‘云冠’的天下。”褚时健的王者之气,从来都不在声高,但他这一句平实告语,还是把我从“不禁”中“惊”了回来。

  我忽然有一种顿悟:在褚时健眼里,未来总是一望无际的。这是因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在跟着褚时健看地时,他又告诉我,到今年10月份,这些果园就要开始结果了,预计可收获3000吨左右。而这个地方最终要承包到2031年,树会越长越大,果子也会越结越多。再过几年,将会有7000吨的产量。“那时候,这里就会成点气候了”。

  褚时健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哀牢山之子”。他告诉我,现在他的果园雇工有250多人,都是当地的农民,原来他们每月挣100多块,现在月薪已经600多块了。“另外根据我原来在烟厂搞的‘质量管理法’,他们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更多的奖励收入。我搞了家庭分片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多劳多得的制度。具体说,就是等果子成熟后,按其不同的质量,以不同的价格收购。有的农户在果园里修建了临时性的房子,全家吃住都在山上,而他们原来在山下的老房子,也在不断改善。”

  山路漫漫

  2011年4月, 即距2007年3月我“再见”褚时健又过去差不多4年之后,我决定再去云南看望“我眼中的褚时健”。

  车子在新平大道上前行,戛洒小镇已然在望。这时,老褚指着路经一处高坡上的丛林说:“我曾与工人们在那里野餐过。”小张师傅怕我听不懂,又解释说:“褚厂长曾在那里一个糖厂干过厂长。”老褚答道:“当时我还是戴罪之身,整个地区几乎所有的糖厂都亏损,可我干的那个镇办小厂年盈利30多万。主要是因为我们厂的产量高,别的厂100斤甘蔗能榨9斤糖,我们能榨12斤!而且我们榨的糖质量也好,看着像蜡一样。”

  听着褚时健这样说,更不能不令人感佩的是,他的“产量高”与“质量好”,同样是一以贯之、“数十年如一日”啊。

  车子继续前行,很快拐进路边的一家简易饭店。显然是轻车熟路,老板娘麻利地上完茶水后,又赶快去准备饭菜了。

  这样的饭店我很熟悉,但其背墙上横出一个长方形的大窗,窗外的景致恰如一幅哀牢山风景画,却着实吸引了我。老褚也触景生情地对我说,这哀牢山从大理那边蜿蜒而来,一路上要经过很多个地方。我问这“哀牢山”究竟是什么意思,小张师傅说,听说是“虎豹出没的地方”。老褚接着说,“哀牢”就是彝族话“虎”的意思,彝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猎虎民族。

  这时候,老板娘把饭菜端上桌了。米饭、苦瓜、青菜汤,还有鸡蛋、豆腐什么的,很丰盛。我们几个虽然有点饿了,但也终于没有吃完。于是禇时健夫人马老师指挥小张师傅打包,自己也亲自上阵,把那些剩菜剩饭等,都装入塑料盒带走了。老褚也很令我动容,缘在刚一出饭店,他就问罗秘书:“(这顿饭)该有150元吧?”罗秘书答道:“90。”

  他们这一对耄耋夫妻,这一辈子吃过的苦一茬接一茬,尽管也曾风花雪月过,也曾手握繁华过,但是吃苦包括节俭、不浪费等,对于他们,终究已成了一种血液中流淌的习惯。也许正因为此——当然不尽于此,他们才可以被我们称作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如今,这样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

  又往前行,渐渐能看到路边茂盛、浓郁的“褚橙”了。

  老褚专注地望着窗外。那些漫山遍野的橙果林就是他现在的心血和全部的希望。我问马老师,这些果树怎么都不很高呀?马老师说,这是控制生长的结果,是为了让它们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罗秘书又补充说,“褚厂长”是很讲科学的。路两旁的每亩地种的都是148株果树,株距2米,行距3米,这都是科研的结果。太密了抢夺营养,都长不好;太稀了则浪费土地,也不利于生产的效益。

  这时候,车子停下,老褚下了车。原来有一个30多岁的人正在路边等他。马老师说,这个人是技术员,分管着下面的几十个农户。小张师傅和罗秘书也告诉我,整个果园的2400亩地共分成5个作业区,每个作业区设有作业长和技术助理(技术员),负责对全区农户的技术指导和业绩考核,主抓一切生产工作的具体落实……闻此有感,所谓现代农业,大约就是应该让老褚这样当过厂长的人来搞了。天意如此,还是老褚有幸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只听马老师又说:“现在果园的效益上来了,想来果园管果树的人挤破了头。特别是当地人,这样就不用跑到外面打工了,就在本乡本土还有很好的收入,谁不想来呢?”我问,农户们的年收入能有多少?马老师说,最少的也有1万多块,最多的能有五六万块吧。技术员年收入可达10多万块,不比大城市的白领挣得少。马老师又说,但农户确实也很辛苦。他们每户承包的果园面积大约有23亩左右,从开花、施肥到打药、修枝,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常常要吃住在山上。为此,公司在基地里特别为每个农户都分配了20平方米的菜地专供他们种菜、养鸡、养猪用,这样,他们的生活开支很少,只需偶尔骑摩托车下山去买点日用品就行了。

  记录在荒野

  在公司总部的黄色楼房前面,赫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我不能断定这个大池子上次来时是否见过,但刚才路过的一个正在深掘的凹地,据闻亦将作为蓄水之用,肯定是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我曾在这样的山地居住过,作为一个曾经的“知青”,我知道水源对于任何农作物的生长都是极其重要的。但这里的蓄水池似乎格外显眼。

  应对我于路过“蓄水池”时的好奇,罗秘书很快又拿来了一份县里的“文件”给我看。这是新平县委办的一份报告,主要是关于“新平金泰果品公司”的一些基础项目的投入统计。

  例如:投入资金1423万元,科学规划种植小区,按照等高线全面使用机械化开挖、回填种植沟,精心整地,投入大量农家肥,规范化设计种植数量和布局,适时种植冰糖橙35万株。

  由于原两片土地产出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缺水,所以公司高度重视: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先后投资138万元,从哀牢山到基地架设2条引水管,总长18.6公里。在基地内,则投资64万元已建或在建蓄水池6个,总容量达25万立方米。还在基地内投资60.9万元安装灌溉用各型输水管道58.3公里,投资72万元安装微喷灌设施2400亩并铺设微喷管道52米。这样,不仅使整个果园的生产生活用水设施配套齐全,基本有了保障,而且果园灌溉和部分施肥、打药等也实现了自动喷滴灌……

  我又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自己的知青生涯。荒野之人,当时干哪样事不是倍感艰辛呢?

  而今日之“二老”,他们不仅是“荒野之人”,还是“耄耋之人”啊!

  可敬的老褚依然在路上。这个83岁的非凡老者,他的命运也许早已注定就是要在创业再创业的道路上不倦行走,不断奔忙,不断向前……

  但这样的居住环境也甚有益,那就是与周围的人聊天甚为方便。晚饭以后,在我居处左邻的会议室,一杯热茶不断续,我与马老师和两位作业长漫无边际地聊着,可谓是“哀牢山夜话”。两位作业长虽属山野之人,但并不乏真知灼见。特别是他们对二老又特别是对老褚的种种言说,真是令我暗暗吃惊,震撼不已。例如:“他(指老褚)的命运起起伏伏,但从来不消极,也不怨恨”“他很爱学习,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不落后”“他不自私,也没有什么过分追求,总是工作第一、事业第一”“他帮助过的人很多,也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等等。可谓客观公允,平白实在。

  听马老师言说老褚也是很难得的一个机会。这种机会对于我,当然不是第一次。褚时健因为工作的原因,对家里照顾比较少,他对女儿褚映群和儿子褚一斌的关心透着大男人的粗犷。每天洗澡的时候,他肩上挂块毛巾,往前就走,小一斌“吧嗒吧嗒”地在后面颠颠跟着,他连头也不回。褚映群在新平上学的时候,褚时健去学校看闺女,没钱花的褚映群却不敢开口要钱。不过,褚时健也有大男人的温情。有段时间,马老师工作忙,身体也不是很好,家务活几乎被褚时健包了:做饭,腌咸菜,带外孙女。厂里人见他一手抱孩子一手炒菜,着实吃了一惊。

  但这是在哀牢山上,这是在“哀而牢”的夜话中,有漫天的繁星和静静的群山作证,马老师说:“老褚是个有能力、有天赋的好男人,是一个成功的男人。他虽然个性强,但风风雨雨过后,他现在比任何时候对我都好。”

  说这话的时候,我感到在马老师淡定的神色中,她的嘴角在微微地笑。我感到静谧的哀牢山也无声地笑了。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大成若缺褚时健褚时健83岁依旧在路上>-: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