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电视资讯 → 文章内容 → 南京诗坛诗龄最长开朗率真的诗翁吴奔星

南京诗坛诗龄最长开朗率真的诗翁吴奔星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7/3/20 10:35:32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吴老是我尊敬的很有个性的老诗人,因担任我主编的《扬子江》诗刊顾问,接触频繁,交流颇多,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

  他是南京诗坛诗龄最长、声望最高,三十年代便知名的前辈诗人。那时即与徐迟、纪弦等办诗刊出诗集,他的代表作《晓望》、《都市是死海》、《小鸟辞》等享誉一时。后来转到高校当教授,始终没有离开过诗。最可贵的是,纵然已到高龄,依然一如既往关注和关心着诗坛。我有幸与他一同出席过不少诗会,非常喜欢听他发言。吴老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讲话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并时有精辟的新意和独到的见解。当然,这种“精辟”和“独到”,在那非常的年代竟曾被不容分说地打入另册,二十余年后重回诗坛,依然不失他的正直和真诚。为争回二十余年失去的时间,他的创作热情依旧,在海内外一些主流报纸和学术刊物上,时能读到他的诗作和诗论。他晚年的代表作《别》,“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在2008年的新春诗会上,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和刘芳菲朗诵,影响广泛。吴老对当时诗坛非诗泛滥的现状十分忧虑,那年,吴老给我打电话,声音洪亮中气很足。问我,海南三亚的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你去不去?我说我走不开,今年不去了。电话里传来他很无奈的声音:我论文都写好了,原打算去谈一谈对当前诗坛的意见的。你不去,我也不去了……他说如果连他这个搞了60多年诗歌的人读这些诗都不知所云,就难怪广大读者要摇头了。


 

  我很早便认识吴老,但深入地了解他,却是1988年他主编的涵盖中国诗坛七十年(包括台、港及海外华文诗人作品在内)的150万字皇皇巨作《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我是被他特聘的八位全国著名诗评家、诗人作为编审定稿人之一。在一起时间多了,知他也就全面了。这项工程十分浩繁,海内外有近400名老中青诗人入选;遴选出700多首优秀诗作需请评论家拔粹点评;诗坛70年(1917-1988)大事记的资料需要筛选汇编……尽管有他的几个研究生配合,许多事情仍须他亲力亲为。最让我感动的,他在极度繁忙中,为辞典卷首写序:《中国新诗的流派和流向》。这是一篇对中国新诗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文章。若无对五四以来中国诗坛发展脉络了然于胸的剖析,对各个阶段、各个流派、各个时期代表诗人的准确而肯切的评价,对中国新诗未来走向寄予无限热望的论断,是断难写出这样一篇洋洋洒洒14000字的长文的。我在想,一个历经坎坷的干瘦老人,竟能爆发出如此旺盛的精力,他是在争分夺秒奉献自己啊!书出第二年,便被评为“省政府首届文学艺术大奖”。

  吴老开朗率真,很容易进入他的内心,这也许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即使八十开外,仍精神矍铄,时常一个人外出散步,最远从南京师范大学走到新街口。我劝他一个人别走远,毕竟年岁大了。他朗声笑道,我就是耳朵有点背,腿脚还好,走走路,对身体有好处嘛。但是,细细留意,仍可从他开朗的性格中隐隐感到一种忧郁。后来才知道,他老伴的意外谢世,给他精神上很大的打击。

  也因此,他将所有的精力,整个扑在诗歌研究上。他的书房陈设简陋,连一张像样的写字桌都没有,除了两架装满书籍的大书橱、一张旧的三人沙发、一张小圆桌,小圆桌上堆满了书和海内外朋友寄来的报刊、信件。他几乎整天坐在他的小圆桌前。他的许多文章都是在这张小圆桌上完成。到吃饭时,便将摊开的书报稍稍拾掇,就在小圆桌上就餐,过得十分简朴清苦。

  那天晚上,我陪同时任省委副书记顾浩专门到他家中看望他,对他学术上的肯定和健康的关心,使他非常激动。顾浩副书记关切地对吴老说,你是文坛前辈,希望保重身体,今后还要为振兴江苏诗坛多多出力。吴老没有提任何个人要求,只希望省委能始终关心《扬子江》诗刊,一定要办成一份真正为人民所欢迎的独树一帜诗刊。看,他三句话又离不开诗。

  (黄东成,一级作家,著名诗人。)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南京诗坛诗龄最长开朗率真的诗翁吴奔星>-: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