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南京籍老太露宿深圳街头

两城网友“千里联动”为她找家人
|
||
|
||
|
昨天,南京“华侨路茶坊”的首页出现一个寻亲帖:《爱心接力网络寻亲,露宿街头疑似籍贯南京的老人》。就在半个月前的深圳,一位蜗宿在街头水泥涵管中生命垂危的老人被热心市民关注,在深圳房地产信息网发帖求助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传递下,老人得到安置和救助。在得知老人疑似南京籍之后,深圳房地产信息网联合南京365房地产家居网于昨日联合发起了“网络寻亲”行动,希望能帮老人找到失散的亲人。
雨天露宿涵管,好心人为她撑起伞
6月28日晚上9点多,网帖“能帮帮这个垂死的老人……”出现在深圳房地产信息网上,此后深圳之窗及天涯社区也出现此帖。网友描述说,6月26日,他带着妻儿去坐地铁时,发现了一个老人奄奄一息地躺在路边的水泥涵管里,整个人“瘦骨嶙峋”;27日晚上下了雨,他再去看老人,所幸涵管没有进水,不知哪位好心人在老人露在外面的头上撑了一把伞。
深圳房网频道拓展部的咨询总监彭少志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很短的时间内,便有9万人对此帖进行了关注。这还不包括微博的关注以及其他外网的关注。”6月30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以及深圳多家电视台均对此事进行报道。
本报记者就此事与罗岗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据工作人员介绍,最早见到老人是在两个月之前,“我们这里在拆迁,有户人家搬迁之后,房子没有上锁,当时老人就借住在那家,后来房子的主人放置东西,老人可能就住进了涵管。”她还介绍说,在老人寄住涵管时,工作站以及附近的居民经常会给老人送饭送水,并多次尝试要把老人转移到医院或者救助站去,老人家拒绝道:“我在这里挺好的,哪里都不去。谢谢你们。”这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涵管老人经常会出现神志不清的状况,有时候说自己来自南京,在法院工作过,有时候又说在香港法院工作,言语模糊不清,听口音像是江浙一带的人士。
到底叫“金菊香”,还是“曾庆玉”?
老人居住的水泥涵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罗岗社区。罗岗社区工作站的人员在网帖出现的次日,即赶到现场救助。“老人全身散发异味,小虫子在她身边爬来爬去,一把伞遮住头,头上戴着冲澡用的护头套,看了让人揪心,我们忍不住流下眼泪。”罗岗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说。随后,深圳布吉街道执法队、罗岗社区工作站、龙岗民政局、派出所全部出动,参与到救助老人的过程中,民政局表示老人的救助费用由其来承担。
百合医院的救护车来到现场后,在医生和护士的劝说下,老人终于同意去医院接受检查,并说:“谢谢你们的关心,谢谢大家的关心,谢谢政府。”入院时,老人曾说自己叫“金菊香”,但是当救助人员请老人在纸上写自己的名字时,老人写下的是“曾庆玉”。这是老人唯一能自己书写的文字,也是反复被老人提及的一个名字。
在百合医院,老人被初步诊断为恶液质、中度贫血、双下肢膝关节功能障碍、右侧肺部感染,同时,老人还可能存在精神障碍的问题,但这需要其他专业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
如今,老人已在百合医院住院治疗十多天了。百合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卢耀贤总经理说:“经进一步诊断,老人恐怕是肺结核。我们首先要治疗肺病,做腿部肌肉的复建;还有就是帮助老人恢复到正常的营养水平。老人虽然情绪比较稳定,但是神志不清。”
老人自称南京人,到过湖南香港
“涵管老人”引起了深圳市高度重视,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通过微博转发了老人的事,并安排市救助站和区救助站相关人员提供救助。龙岗区救助站通过与老人聊天,了解到相关情况如下:
1、姓名:曾庆玉(老人亲手写下,反复被老人提及,也是老人唯一能自己书写的文字),但入院时曾自称“金菊香”;
2、身份:自称南京人,到过湖南、广东、香港等地工作过;没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口音可能不是南京口音;
3、经历:自述曾经在南京法院(政府)等部门工作过,后来被人拐骗到广东工作;
4、精神状况:可能有精神障碍,神志不清,说话经常没有关联性。
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掌握的线索将提供给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协助调查。如找到老人亲属,将在救治结束后考虑将老人送回家乡。
两城联动帮她网络寻亲
南京网友积极跟帖转发,为她找家人
在救助涵管老人的过程中,深圳房地产信息网采用论坛与微博同时进行的方式,连续不断地把老人的治疗情况、现状、后续救助等信息告知网友,目前,该论坛上对于老人的关注已经达到17万。在得知老人可能是南京籍人士之后,深圳房地产网与南京365房地产家居网取得了联系,双方联合行动,寻找老人的家人。昨天一早,联合寻人帖出现在华侨路茶坊的显要位置。网帖出现后,南京网友的反应热烈,到昨天晚上7时,已有63条跟帖。新浪微博也在及时播发寻人信息,希望知情人能向我们提供线索。
见习记者 邢媛媛 李冲
寻亲热线:深圳龙岗区救助站0755-28930450 本报96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