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媒体广角 → 文章内容 → 冬日郊区车上

冬日郊区车上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5/5/19 8:42:07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运气不错,上车时,车上只有五六个人。我乘“摩的”绕路赶到这一站上车,是为了能有个座位。这站是第三站,到市区终点站,要乘30站。好在没什么事,又带了水;水是凉的,含在嘴里暖一下,慢慢地小口咽下,也还行。
    来时花了两个多小时,如果是小车,见缝插针,也得用一个多小时。这辆开往郊区的大巴,让我感到与众不同的,是车上没什么人玩手机,所以大部分人抬着头。刚刚要打个盹,没想到被人撞了:有个白发老头没留神,车在开,他一下子倒在我身上,他也没说什么“不好意思”,顺势坐到我旁边。四个人,环我而坐,三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坐在我后面的老太,管白发老头叫胡师傅,管瘦老头叫老沈。白发老头带酒气,很难闻。他说:“中午的那个带鱼最好吃,我回去也买两条,过年炸炸吃。”老太说:“胡师傅有钱,那种带鱼要十五六元钱一斤呢。”胡师傅说:“不过,说句难听话,今儿中午有点儿格亏。”老太说:“你们说,那老母鸡汤是真的呢还是鸡精兑的?”老沈说:“我喝不出来,我好久没喝鸡汤了。”老太说:“照理说,结婚酒席不至于上假的,但我总觉得味道不怎么样。”老沈说:“你这个人就是,又是你要我们陪你来的,跑这么远路吃人家喜酒,吃过又嫌人家档次不高。不就一回头吗。”老太鄙夷地说:“爱油,你舍不得了?你退休钱还比我多二百一呢。”
    售票员接过前面小伙子的一百元,一脸难看地问:“再找找,有没得四元钱?”小伙子拿下耳麦,抱歉地说:“真没得了,全是整的。”售票员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人怎么不用卡呢?我告诉你,我要是收到一张假钞,我这一天就白干了噢。”小伙子没生气也不解释。售票员板着脸找钱,最后塞给他一大把硬币。小伙子不吱声,一把放进口袋,听自己的音乐。
    老太忽然哼起来,一阵作呕,问:“老沈,你还有草纸啊?”老沈说:“看到好吃的就撑,还装食量小呢。”老太说:“我是晕车,闷的,我不习惯空调车。”胡师傅说:“我也晕车,我是给这个路颠的。”坐在对面的农村大妈接话,说:“到处挖,到处堵,今天还算顺畅的。不过,明年就好了。”“明年,明年,”老沈说,“我们这些人过一年算一年,还‘明年’呢。”农村大妈看谈不拢,不说了。司机说:“也不全怪修路。早上前面一辆车死活不动,下去一看,把人气死掉了:夫妻两个吵窝子,男的嫌女的不会开,女的就骂男的是瘟神……”
    售票员又过来了,对小伙子说:“你有零钱,我没得钱找了,换50元零钱给我。”小伙子说:“刚才你给我的大头要不要?全给你。”数也不数,把一大把硬币放在售票员手上。售票员“2,4,6,8……22,24……”点好数,说:“多两个,这块一个,还有一个掉地上了。”掉头走了,农村大妈指示小伙子道:“掉在那块呢。”小伙子也不去拣,还是不吱声。
    不知怎么,想起靳以的《到佛子岭去》,50年前的语文课本上有,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写车厢人物,比丰子恺的《车厢社会》积极向上。丰子恺在那篇杂谈中,惟妙惟肖地描绘一个货真价实的土豪,现在,土豪不可能坐公交车了。
    现在乘公交车,仍然有感想,但不至于像50年前上学时那样写读后感“我觉得,这车正朝着社会主义大道通向前方……”
    算下来,可能只有那位农村大妈依然淳朴,靳以的年代,她可能是那个湖南妇女带着的,一路晕车呕吐的小女娃呢。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冬日郊区车上>-: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 上一篇文章:神圣的好奇心
  • 下一篇文章:红包之囧
  •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