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杰克伦敦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5/5/19 8:41:54

王仲安
早春时节,旧金山湾区以北的索诺玛乡间,那些迷人的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已现出一抹淡淡新绿。山谷间,酒庄林立葡萄园遍野,如梦似画,令人沉醉。
然而此行更让我神往的,乃是寻访一个人,一位曾经周游世界却归隐农庄的水手。
驶入小镇格兰埃仑(Glen Ellen),挂有他大名的旧式杂货铺即映入眼帘。再经过以他命名的客栈、酒馆、理发店和乡村小道,终于来到杰克伦敦州立公园,也即他的生前居所。假如没有他那些举世名著、超凡经历和迷一般的离世故事,这里,与索诺玛其他酒庄似乎无甚差别。
1903年,杰克伦敦写下经典之作《野性的呼唤》,此后又推出《白牙》。狼性里的勇气与坚韧,逆境中求生存特质,令他着迷,以至于将自己的梦幻豪宅称作“狼居”。Wolf House历时四年建成,共4层楼9座壁炉26个房间面积达15000平方英尺,据说外观有如一座巨型“森林小屋”。
之所以据说,是因为狼居已不复存在。如今我见到的,只剩下断垣残壁,阴沉凝重的石块上布满浓厚青苔,孤寂地矗立于茂森的红杉林间。1913年夏,就在杰克夫妇准备迁入前夕,一场可疑大火将它焚毁。火势强大却无近水可救,现场众人或流泪或悲憾,唯独杰克一言不发,默默看着自己的梦想化为灰烬。“火灾摧毁了杰克内心某种东西,他似乎从未由这场悲剧式的损失中恢复过来。”太太夏蜜安如此写道。
坊间通常认为,杰克伦敦死于自杀,一如他在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所预言,成名后,看穿了人性的虚伪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才毅然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农庄所见所闻,却向我描绘出一位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期望的乐观主义者。
杰克伦敦亲昵地称其1400英亩土地“丽人牧场”,Beauty Ranch集山峦、草甸、森林、湖泊与葡萄园为一体。他每日早起写作,然后骑马巡视,于山岗上眺望索诺玛美轮美奂的月亮谷。不仅如此他还狂攻耕作技术,以期发展低成本有机农业,造福下层阶级。
葡萄园附近有一片桉树林,当年,杰克认为这种树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殊不知桉树需水量大对生态也有隐患。项目失败后,他将热情转向养殖。农庄的牲口棚前长着肥硕的仙人掌,这种加利福尼亚寻常植物,却用栅栏小心围着。这也是杰克的实验田,他打算培植一种无刺仙人掌供牛群食用,结果既费水刺儿也照长。他亲手设计的“猪宫”更令我忍俊不禁,那是个类似现代动物园的环型建筑,每窝猪拥有独套卧室、庭院与餐厅。如此,那些杜洛克良种猪就不会感染霍乱了……
若不是健康缘由,见多识广精力充沛的杰克,兴许会有更多奇思异想。可惜早年在阿拉斯加淘金所受困苦,及后来航行南太平洋带回的疾病,让他饱受尿毒症和急性肾绞痛的折磨。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悴逝,年仅40。官方文件表明他死于吗啡过量,为意外事故。
站在杰克伦敦墓前,我不胜嘘唏,没有墓碑,简陋得只在地面摆上一石,一块建造狼居时淘汰下来的大石头,上面同样爬满了厚厚的青苔,仅此而已。
杰克伦敦曾说:“宁为灰烬不作飞尘”,“人的功能是生活而不是存在”。尽管英年早逝,他燃烧过他生活过,此生应无憾!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